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指南 -> 最新资讯
残疾人养土鸡年入30万,单腿“蹦”出一条增收路!
时间:2020-05-18 18:09:00来源:371种养致富网作者:佚名

   咕咕咕近日清晨,走进云阳县故陵镇兰草村,清脆的鸡鸣声从不远处传来。放眼望去,村后群山延绵、草木青翠,这里就是村里的山鸡哥梁尚直放养土鸡的天然鸡场。而此时的梁尚直正忙着给鸡群投食。

   残疾人养土鸡年入30万,单腿“蹦”出一条增收路!

   提起山鸡哥,当地人都竖大拇指点赞:今年65岁他右腿残疾,曾是贫困户,但他一直勤劳肯干,微笑对待命运的不公。5年前他开始养鸡,从最初的10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1万多只,家庭年收入达到30万元,硬是靠着单腿蹦出了一条增收路。

   把能做的活路都做了个遍

   梁尚直说,4岁时他玩火不慎将右腿烧伤。由于家里贫穷,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因此落下了终身残疾,从此只能单腿走路,干不了重活,也没法外出打工。

   但梁尚直天性乐观,他说:我虽然腿残疾,可双手是好的呀。于是他向村里的老师傅学习竹编手艺,上门给人做篾匠,有时做点背篓、簸箕等竹器售卖,生活能勉强维持。

   那时他不仅编篾货,还喂兔、养蚕、榨油为了生活,我把能做的活路都做了个遍。

   村里人说,梁尚直每天都乐呵呵的,也爱帮助人,大家听说他学会竹编后,也请他上门做活。

   但近几年,随着传统的竹编制品市场逐渐缩小,加上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篾匠的活也不好做了,梁尚直家里陷入了困境。2014年,他被识别为贫困户。

   首次养鸡死掉一半

   这下梁尚直的脸上少了笑容,我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我不想被人看不起。

   他说,镇村干部积极帮助他,为他送来了200只鸡苗,还帮他申请了小额贷款,鼓励他养鸡脱贫。为此,他起早贪黑,建鸡舍、学技术,常常一个人单腿蹦在鸡舍里,一待就是一天。

   刚开始时,由于他缺乏技术,小鸡长得不好,有的甚至生病、死亡,渐渐的,200只鸡死掉了一半。村里为他请来兽医站专家,传授养殖技术。最后,剩下的小鸡终于顺利出栏,收入1万多元,保住了本钱。

   2018年,大哥过世后将房屋留给梁尚直,让他扩大养殖规模。梁尚直擦干眼泪,在家人的帮助下,把房屋改造成保温室,让小鸡们住进了温暖的家。

   改造好的保温室有3层楼,每天一早,梁尚直提着食桶一级级台阶地蹦上去,为小鸡们喂食。小鸡们吃食时,他在一旁笑呵呵地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梁尚直的养殖技术进步飞速,鸡苗成活率达90%以上。通过养鸡,梁尚直顺利摘下了贫困帽。

   拓宽土鸡新销路

   如今,梁尚直采取林下养鸡的生态养殖模式,将鸡散养在宽阔开敞、草源丰盛的林木间。土鸡除了吃谷物、玉米等,还吃虫子、青草,因此肉质鲜香、嫩滑,绿色健康。周边乡镇、云阳县城甚至万州等地的顾客都来购买他的土鸡,也让他有了山鸡哥的称号。

   打开销路的山鸡哥越干越有信心,去年上半年,他不仅养了5000只土鸡,还将在外务工的儿子和儿媳喊回家帮忙。我看好电商网络平台,但我搞不懂手机、电脑,还是年轻人玩得动。

   儿子梁国勇回村后,便到村里的电商平台参加了线上运营的学习,很快就将土鸡售卖搬上了网。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去年上半年就收入了18万元。下半年,他们又养了5000只土鸡,受疫情影响,前段时间才卖完,也卖了10多万元。

   说起以后的日子,梁尚直信心满满地说:现在,自己的技术比较成熟,孩子也回来帮忙了,我准备修好供水池,将养鸡场做大做强。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网上热销产品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