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小纪镇庆丰蔬果家庭农场“当家人”张霞,今年42岁,种植蔬果17年,现有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水果基地500亩,年供应蔬菜1200吨、水果700吨。
近日,我们走进张霞的家庭农场。
种好保供“放心菜”
做好伏缺蔬菜生产,是蔬菜保供的重点工作。张霞说,小纪农业园是省级“菜篮子”,蔬菜保供是每个蔬菜大户的职责担当。
走进农场,一畦畦韭菜、木耳菜、鸡毛菜青绿透亮、鲜嫩欲滴。“前几天我们组织工人冒雨采摘,每天供应丝瓜、毛豆、青椒等蔬菜五六千斤。”
2013年,庆丰农场加入“菜篮子”保供大军,每年供应蔬菜1200吨、水果700吨,张霞成为蔬菜保供“女状元”。
“蔬菜保供,保质保量是第一位,要种市场‘放心菜’。”为保证农场蔬菜质量,张霞投资15万元建起农产品检测室,对上市前的蔬果产品进行检测;投入200万元建起蔬果冷藏保鲜库,最大限度保证蔬菜口感和质量;注册“天碧春”商标,推广自己的蔬果品牌。
在张霞的办公室,一本本荣誉证书、一张张奖牌,见证了这位女菜农的一个个高光时刻。目前,农场40多个蔬菜品种创成绿色蔬菜,其中西兰花、西蓝苔、白花菜、小青菜4个品种创成有机蔬菜,梨、西瓜获省市金奖。
建好科技“样板田”
在农场转一圈,智能连栋大棚、黄板诱蚜、太阳能杀虫灯等科技元素到处可见。
张霞学的是财务专业,“十指不沾阳春水”,种蔬菜是半路出家。“公爹种了一辈子蔬菜,吃尽辛苦,赚的就是两个辛苦钱。我种菜,一定要种科技菜!”张霞决定丢掉算盘转行种菜那一刻,说了这番话,恰似她的“种菜宣言”,她先后参加省、市、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中干、干中学,把蔬菜基地建成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实验田,成为示范基地、展示窗口。
张霞率先引种翠冠梨、西兰花、番茄等10多个新品种,尝试在果树林下种蔬菜,利用果树冬眠期间种植大葱大蒜,每亩增收近2000元。夏天利用葡萄叶遮阴,种植小青菜,比常规生产增产10%;在葡萄、梨种植中,推广应用套袋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滴灌技术……
一次次实验,让农场变成了“样板田”,如今每年接待周边市、县观摩人员3000多人次。
乐做乡亲“领头羊”
张霞种菜种出了名堂,在她的带动下,周边140名村民一起种菜,共同致富,基地吸纳200多人就业。
“霞姐是我师父,更是我的好姐姐!”湖南人邹顺韵2017年来到庆丰农场打工,张霞手把手教他种植西兰花。学到技术后,又帮他承包10亩田试种,小邹自己当老板,现在是小纪最大的西兰花种植专业户,年收入10多万元。
村民全扣英以前跑运输,看到不少村民种菜发了财,也想转行种蔬菜。张霞热心推荐她种葡萄,从品种选择到修枝,毫无保留地传授真经。全扣英很快入门,现在种植60亩葡萄,亩均效益近万元。
“能吃苦,常跟大家一起干活,又很会照顾人!”66岁的农场工人景扣宝提到张霞,直竖大拇指。他说,自己这么大岁数,能在家门口找个事做,每年有三五万块钱进账,真的很满足!
张霞从上辈人手中接过这个近乎原始的老行当,而她用现代思维种出了不一样的菜,她先后获评市农业创业女状元、区技术能手、“龙川工匠”,她的家庭农场也被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这一切,生动诠释了这位平凡农村女性不平凡的情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