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部委资讯
新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及典型案例发布
时间:2021-11-01 15:39:39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作者:佚名

  

  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乡村治理创新典型做法,并推介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发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北京市怀柔区副区长于家明,重庆市渝北区副区长颜其勇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刘均勇主持发布会。

  张天佐介绍,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为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今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宣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六部门创建并发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包括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等100个乡镇、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乡小鲁店村等994个村。同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择优精选并发布38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涉及地市、县区、乡镇、村等不同层次,覆盖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全国乡村治理工作的实践成果、创新经验,为各地树立了学习借鉴的样板。

  

  推介乡村治理实用经验,严格示范村镇创建标准

  自2019年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每年推介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张天佐介绍,开展案例推介,旨在树立一批典型、总结工作规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治理方法、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张天佐介绍,选择典型案例时,重点考虑做法经验的实用性、创新性、可操作性,考虑是否可复制可推广。今年发布的38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重庆市渝北区、湖南省涟源市等10个案例,介绍他们运用清单制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减轻村级组织负担、规范小微权力的做法。二是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浙江省武义县等10个案例,介绍他们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的做法。三是广东省蕉岭县、甘肃省高台县等10个案例,介绍他们通过探索自治、法治、德治融合路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做法。四是北京市怀柔区、辽宁省新宾县等8个案例,介绍他们通过保障民生服务、强化治理支撑、提升治理能力的做法。

  自2019年开展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以来,示范村镇在各地成为乡村治理工作的榜样,为推动全国乡村治理工作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毛德智介绍,示范村镇创建始终牢牢把握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部门联合创建。第一批示范村镇由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中宣部、民政部、司法部五部门联合创建,第二批创建又增加了国家乡村振兴局。二是坚持严格创建标准。结合乡村治理工作任务和治理成效,确定综合性的创建标准。其中,示范乡镇创建明确了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健全、基层管理服务便捷高效、农村公共事务监督有效、乡村社会治理成效明显等4条标准,示范村创建明确了村党组织领导有力、村民自治依法规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文化道德形成新风、乡村发展充满活力、农村社会安定有序等6条标准。三是坚持程序规范。各地坚持优中选优,层层推介遴选治理水平高、效果好的村镇。为了保证公平,创建过程中省级上报之前进行公示,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对各地推介的示范村镇反复审核和评审,最后再行公示,保证了示范村镇的公信力。

  

  为基层干部减负,让老百姓少跑腿

  每天忙于应付各种材料和一些临时性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谋划村庄发展、服务群众,是很多基层干部的烦恼。近年来,按照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部署安排,各地深入解决基层组织负担重、村级权力运行不规范、为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有的将清单制引入乡村治理,成效明显。

  发布会上,颜其勇分享了重庆市渝北区的经验做法。聚焦村级组织减负增效,渝北区开出四张清单:自治清单,明确村级组织主业,根据法律法规梳理出23项村级组织应该做、必须做好的事项。协助清单,明确在主业之外依法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工作。经过清理,取消了340项、明确了27项可以协办的事项。负面清单,划定红线,明确行政执法、拆迁拆违、安全生产等7个方面村级组织不能干的事项。证明清单,保留依法出具证明事项7项,同时明确办事指南、表单样本,规范办理流程,畅通办理渠道。四张清单让村干部职能边界更清晰,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为农服务、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不少地方农民办理各项事务仍然存在一些堵点,比如有的办事距离远,时间和交通成本比较高,有的不会用电脑或者不会填表格,造成多次往返跑路的情况。如何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于家明介绍,北京市怀柔区通过“建清单、建队伍、建机制”三步走,最大限度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怀柔区围绕与群众直接利益相关的社保、民政、优抚、农机等民生事项,确定了101个高频的可以义务代办的事项。依托区级、镇级和村级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和骨干人员的力量,建立了覆盖全区16个镇乡(街道)和318个村(社区)的代办队伍,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打造村级、镇级、区级“三棒”接力办事流程,还建立起例外事项特批机制、容缺后补机制、第三方暗访检查机制和区级督查考核机制,确保“足不出村”的政务服务落到实处。

  围绕乡村治理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农业农村部近期梳理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发布了乡村治理典型方式工作指南,提炼形成在乡村治理中“运用积分制一张图”“运用清单制一张图”以及“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整治一张图”,供各地借鉴使用。

  张天佐介绍,以“清单制一张图”为例,图上列举了依法梳理清单、编制运行流程、加强监督检查等三个关键环节。“用图形化、可视化的方式,将相对模糊笼统的一些治理理念和要求,转化成目标清晰明确、运行有章可循、监督评价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则,大家好理解、易学习、便推广。”张天佐说,农业农村部还将深入研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真正解决乡村治理中的一些问题。

  

  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高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盛行,广大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较为关注。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也介绍了一些地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张天佐介绍,治理农村不良风气,核心要把握几项要点: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专项治理,必须依靠村民自治的方式和力量实现治理,要坚持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进行正面引导,地方政府要依法依规出台一些激励性和约束性措施,治理过程中还要掌握方法。

  毛德智介绍,近年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牵头制定工作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着力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指导各地在基本实现村规民约全覆盖的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提出抵制和约束性内容。二是加强道德宣传教育,选树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观念。三是各地把整治不良风气、推动移风易俗作为工作重点,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和高价彩礼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比如经过治理,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村民办理红事的支出降幅高达70%-80%,办理白事的支出也不到之前的1/6。

  “一些不良风气、陈规陋习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成因,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定要做实做细‘绣花功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既要出重拳更要重引导,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我们坚决反对搞‘一阵风’、雨过地皮湿、形式主义走过场的做法。”毛德智说。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xxlb/202111/t20211101_182416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网上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