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企业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昆明理工大学发挥科研优势,积极组织专业团队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助推云南疫情防控工作,由夏雪山教授带领的分子病毒学课题组就是其中一员。
学校分子病毒学课题组是“云南省高校医学分子诊断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传染病流行病学与分子诊断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平台核心成员,专注于新发传染病和跨境传播疾病病原发现与基因解析工作,确定并解析全国第三例H5N6禽流感感染致死病例和H7N9禽流感感染致死病例病原体,阐明其基因组特征并探讨其致病性;阐明云南省2013年登革热爆发疫情DENV基因型地区差异分布,找到DENV本地流行为跨境传入所致的直接证据,在国内首次发现全部四种DENV血清型病毒在2017年口岸入境人群中同时存在;发现我国首例输入性ZIKV感染病例。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作为曾经经历过SARS疫情病毒学、流行病学领域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夏雪山教授出于专业敏感性,及早分析预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流行趋势,掌握了最早疫情和病毒研究信息,及时向云南省政协、省科技厅、省林业与草原局提供决策建议,协调成立“云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专家组”,牵头开展“冠状病毒细胞与动物模型建立及中药药效评价”、与省传染病医院等定点收治医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地方临床救治技术体系研究”等新冠病毒感染应急防治科技专项攻关,带领分子病毒学课题组的4名教师、13名研究生全身心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毒突变规律与宿主免疫变化规律研究、驯养野生动物2019-nCoV病毒溯源与验证、冠状病毒细胞与动物模型建立与药物评价工作中来。
当前,在云南省政协、省科技厅、省林业与草原局及各县市政府部门支持帮助下,课题组牵头制定了“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新型冠状病毒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方案”“云南省野生动物新型冠状病毒溯源排查工作方案”“云南野生动物新型冠状病毒样品采集与保存操作规范”,建立了新冠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新冠病毒全长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方法和冠状病毒通用性PCR检测方法,并从昆明、富民、墨江、勐海采集果子狸、穿山甲、老鼠、蝙蝠、竹鼠、豪猪、蛇、豪猪、孔雀样本300余份,逐一检测确认携带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它冠状病毒病原体的可能性,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和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查清主要驯养动物病原谱,据此建立检疫标准和检疫程序,为野生动物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团队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广安门医院、云南省中医院等合作单位的7种复方中药制剂、3种中成药、2种院内制剂开展药物体外抗病毒活性筛选和动物模型治疗效果评价,现已完成229E、NL43、OC43、OC43小鼠适应株4种病毒扩大培养,冠状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有望建立,为临床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效的中药制剂扩大使用提供研究依据。
另外,依托团队专利技术,云南瑞栢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建立了2019-nCoV恒温扩增技术,正在开发试剂盒,并配套研发核酸提取和恒温扩增设备;云南科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第三方基因检测实验室,对临床开展技术服务,并准备开发新冠抗体和抗原检测金标试纸条。
下一步,昆明理工大学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继续鼓励和支持像夏雪山教授课题组一样的科研团队,用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和创新力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学校科技战线最大努力和应有贡献。(文/李明 曾迪亚 图/分子病毒学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