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猪稳产保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生猪稳产保供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要事来抓。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压力大、农业绿色发展任务重的情况下,主动顺应产业新形势新变化,以实施优质湘猪工程为抓手,抢抓时机、坚定不移地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严格非洲猪瘟防控,全力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稳产保供取得显著成效。
湖南一处规模养猪场
2020年末,湖南省生猪存栏3734万头,已恢复到2017年的94.1%;生猪出栏4658万头,排名全国第二,已恢复到2017年的76.2%,生猪存栏、出栏恢复度均居中部六省第一;生猪净调出503万头,为全国生猪稳产保供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上半年,湖南省存栏生猪3952万头,同比增长32.4%,恢复度99.6%,生猪存栏排全国第三,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稳产保供目标任务;存栏能繁母猪385万头,同比增长28.8%,恢复度97.24%;上半年全省出栏生猪2980万头,排全国第一,同比增长35.2%,达到2017年同期水平的103.4%;湖南省畜牧业产值1179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39.9%。
2021年上半年生猪存栏排全国第三
——抓政策资金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从财政投入、用地保障等12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省财政加大奖补力度,对年产能1~3万头、3万头以上的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分别补助50万元、80万元;对从省外引进原种猪每头补助1000元,对生猪养殖融资担保和贷款给予贴息。湖南率先在国内实施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完成授信14.2亿元,贷款余额10.8亿元,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典型推介。省农信担调整“惠农担-生猪贷”项目,对“生猪贷”项目担保收费按0.5%执行,利率统一为基准利率不上浮。率先在国内开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参保生猪538万头,保费2.6亿元。
湖南率先在国内实施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图为2020年12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举行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签约仪式(阳亚琳摄)
——抓新增产能建设,推动规模养殖发展
湖南省累计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3438个,新增存栏生猪595万头,500头以上规模场达到1.62万个,规模化出栏率增至59%,大幅超过2018年的47%,规模化养殖增长速度超过去10年,为市场供应提供了稳定保障。特别是新改扩建万头以上规模场944个,数量是2018年186个的5倍,均为集成最新养殖工艺、技术、管理的现代化猪场,为生产水平的提升、种猪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强大的硬件保障。
现代化猪场为生猪生产水平的提升、种猪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强大的硬件保障
——抓中小规模场指导服务,帮扶养殖户加快复产增养
中小规模场是湖南生猪养殖的主体力量,通过落实防疫措施、推进标准化改造、引领创新养殖模式、加强技术指导服务,2020年湖南省有3890个中小规模场复养,空栏率由40%下降到11%,中小户养殖水平有效提升。
落实防疫措施,加强技术指导服务
——抓非洲猪瘟防控,筑牢动物防疫屏障
湖南是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最好的省份之一,率先在国内对186个种猪场、大型规模场建设生物安全屏障,督促全省5100个规模场完成生物安全设施改造、2789个新建场达到生物安全防护条件,建成100个生物安全防护示范场。建立分区划片、包场排查的网格化群防群控机制,对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全覆盖抽样监测,对洗消中心、运输车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等实行批批查、定期检,对屠宰场实行批批检、全覆盖。落实中南六省(区)非瘟联防联控机制,在省际边境设立指定通道29个、临时检查哨卡302个,外省入湘生猪及其产品全部实行备案管理和生猪“点对点”调运。2021年,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全省11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30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洗消通道,加大洗消设施建设力度。
湖南紧抓非洲猪瘟防控不放松,筑牢防疫屏障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