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衡阳县对26个乡镇(园区)分管负责人、普查员、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股室人员、分管领导进行畜禽水产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培训。
据悉,全国畜禽水产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已于2021年3月启动至2023年12月31日结束。普查区域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有畜禽遗传资源的所有县(市、旗、区)、普查范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2021年版)》列入的33种畜禽。其中猪、牛、山羊、17种传统畜禽与梅花鹿等13种特种畜禽。普查将利用3年时间,摸清我国畜禽遗传资源数量和分布区域,评估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变化情况,发掘鉴定一批新资源,加大珍稀濒危资源收集保护力度,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畜禽遗传资源是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省先后于1979—1983年、2006—2009年开展了两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第二次资源调查距今已过去十几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气候环境变化以及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禽种质资源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很大变化,地方品种消失风险加剧,一旦消失灭绝,其蕴含的优异基因、承载的传统农耕文化也将随之消亡,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影响。当前,摸清我省畜禽遗传资源家底,发掘一批新资源,科学评估资源珍贵稀有程度和濒危状况,实施有效保护,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资源基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