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2021年,为提升耕地质量,赣榆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实现耕地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一是持续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针对耕地质量和化肥施用存在的突出问题,赣榆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根据实际需要,筛选、集成工程、农艺、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示范技术模式,以新建成的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退化耕地治理重点区域和占补平衡补充耕地为重点,开展耕地质量提升、退化耕地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水土侵蚀,改良酸化、盐渍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二是持续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侧深施肥、小麦种肥同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施肥减量、调优结构减量、改进施肥方式减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通过轮作套作、固氮肥田、增施有机肥,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提升土壤肥力。以均衡养分管理、有机质提升为核心,通过绿色种养循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精准施肥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带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三是持续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和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创建,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快耕作层深松耕,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构建合理耕层,持续增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
2021年赣榆区实施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300.82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4.41%,化肥使用量较2005年减少3956吨,减少7.57%,较2020年减少306吨,减少0.63%,全区耕地面积103.104万亩,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28,土壤pH值平均为5.7,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1.44g/kg。
目前赣榆区耕地质量提升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措施有序展开,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侧深施肥、小麦种肥同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赣榆农民的选择。(连云港市赣榆区土肥站 樊继刚)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