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道菜获评京城60年经典 综合专家市民投票
综合专家评审和市民投票选出,众多老字号经典菜品入围
全聚德的烤鸭、同和居的三不粘、峨嵋酒家的宫保鸡丁……每道菜品都见证着一段历史。29日下午,北京市商务委、北京烹饪协会、美食联盟等举办的60年京城经典美食评选最终出炉,众多老字号的经典菜品纷纷入围。
中国烹饪大师、专家评审委员会组长顾九如介绍,“这360道菜品是从1206道菜品中由12位专家评审、大众评委、市民网络投票进行严格筛选出来的”,分为6大类别,每一类有60道菜,既有镌刻着悠久历史印记的经典历史名菜、经典面点小吃,又有与老百姓贴合的大众经典菜品、时尚创新菜品、经典外国美食、经典清真菜品。
据注意到,在经典历史名菜和经典面点小吃中,京城众老字号风光无限,绝大多数都是北京人耳熟能详的招牌菜。这360道经典菜品已被整理成册,印制成典藏版《六十年京城经典美食档案》。
据介绍,由于北京市场的包容性,这些经典历史名菜和小吃的评定,是以北京老字号菜馆为基准,又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历史代表名菜,因此在这份京城经典菜品中,也能看到鲁菜、川菜等全国各地菜系的影子。
■链接
经典菜评选老字号闪光
入围的360道经典菜,包括了全聚德、便宜坊的烤鸭、东来顺的传统涮羊肉、北京饭店清炖蟹黄狮子头、同和居的三不粘、柳泉居的豆沙包、庆丰猪肉大葱馅包子、仿膳的芸豆卷等老字号的菜品,北京老字号无疑成了这次评选的大赢家。
■探访之同和居
同和居靠“三不粘”打下江山
据说原为宫廷菜,由李鸿章女婿为之取名
“三不粘可是道功夫菜,原材料很普通,但要做好,全看手艺技巧”,经常品尝美食的晓悠说,每次一去这家饭馆吃饭,服务员总会很热情地推荐这个菜,等到端上桌后,又会详细地介绍它的做法特点,很有趣,菜的样子像一轮满月,吃着甜甜的、软滑滑的。
同和居的厨师长于晓波介绍,所谓“三不粘”,就是不粘盘、不粘勺、不粘牙。“同和居”靠此菜打下江山,很多中外名人甚至外国皇室也钟情此菜,甚至专程派人到同和居买了再带回去食用。
据说,清朝时期三不沾曾是宫里的菜,后才传到民间餐馆。其实三不粘的原料很平常,主要是蛋黄、绿豆粉、白糖、香油等,它最开始叫“软黄菜”,却无人知晓,清末李鸿章之婿张佩纶即兴改了“三不粘”的名字,由此流传了下来。
■探访之峨嵋酒家
峨嵋酒家桌桌必点宫保鸡丁
酒家设一位师傅统一调汁,保证做出同一个味道
29日晚,在北礼士路上的峨嵋酒家,放眼望去,每个桌上都摆着宫保鸡丁。带着家人前来就餐的钟先生说,他吃鸡丁就认准“峨嵋”。过去也吃了不少餐馆的宫保鸡丁,直到品尝到了峨嵋酒家的鸡丁后,自此把它视为至爱,几乎每周都要来吃一次,就好这一口。
“宫保鸡丁早已是店里桌桌必点之菜,有的顾客甚至一桌要点上两三份呢。”峨嵋酒家工作人员说。
据厨师长毛春和介绍,峨嵋酒家的宫保鸡丁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这种带有小荔枝口味的鸡丁是伍钰盛大师的首创。为了让每份宫保鸡丁都是一个味道,酒家安排了一个专门的师傅进行统一调汁,入口能让人品尝出甜、酸、咸、辣、麻5种味道,而且只见红油不见汁。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陈媛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