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在桃江县桃花江灌区西干渠浮邱山乡水口山村地段,灌区水口山管理所的职工在渠道里清淤。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将淤泥铲进簸箕,有的负责挑运。在西干渠李家坳段,一台挖机忙着将渠道里的淤泥直接铲到岸上。该所所长彭志成介绍,受前段时间极端冰雹暴雨天气影响,辖区内西干渠42+600段出现一处塌方,面积约30平方米,再加上西干渠42+500至45+900段严重淤积,影响渠道下游的4个村9000多亩稻田的灌溉。按照局里的统一部署,近几天,所里组织职工对该塌方采取砂浆油膏防渗方式进行修复,并对淤积渠段进行清淤。目前为止,已完成处险修复和清淤扫障,准备两天后进行试水检验。
桃花江灌区东、西干渠全长128公里,支渠长205公里,有效灌溉全县11个乡镇23万亩农田。根据上级确保粮食安全要求,今年全县早稻面积明显增加。受渠系老化及城市化推进的影响,部分干支渠末端渠系久年失修,导致桃花江水库的水无法到达,影响早稻生产。为拓展灌区服务功能,全力服务全县粮食生产,桃花江灌区管理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方筹措资金,对浮邱山、鸬鹚渡、大栗港等乡镇阻水严重的近100公里干支渠进行砍杂、清淤、疏浚与维修。“经过近一个月的抢修,截至目前,近100公里干支渠道中,已完成50余公里,其中干渠20余公里,支渠近30公里,预计6月上旬可以完成所有任务,届时可增加水稻灌溉面积4万亩,可切实保障灌区范围内23万亩农田的有效灌溉。”该局负责人对此表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