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 品牌快讯
陕西借助小水利谋求粮食自给
时间:2009-12-31 09:05:10来源:作者:马帅

  作为国家确定的粮食产销平衡省份,陕西近几年年均粮食产量与消费量相差10亿公斤左右。为弥补产销差额,陕西省决定从小水利入手,破除制约粮食产量提高的瓶颈,通过新增或改善有效灌溉面积,力争3年基本实现“粮食自给”。

  该省计划从今年起,加快农业灌溉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省财政拟整合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水土流失生态补偿费等专项资金,在确保国家农业灌溉设施项目省级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实施全省灌溉设施建设贷款改造项目,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全省新增实灌面积300万亩以上,预计每年可增加粮食产量10亿公斤以上,从而为确保陕西粮食产销平衡奠定坚实基础。

  据陕西省粮食局副局长王勇介绍,该省近几年粮食消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03年至2007年陕西粮食年均消费量124.25亿公斤,年均递增约5%。照此计算,陕西年均粮食产量与消费量相差约10亿公斤。

  农业灌溉设施年久失修是制约陕西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据陕西省财政厅农业处今年上半年的调查,陕西省现有基本农田4088万亩,但有灌溉设施的基本农田只有2437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仅有1953万亩。现有的农业灌溉设施(包括大中型灌区和小型水利工程),大都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设计标准低、投入欠账多、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出现了大型灌区“带病运行”、小型水利多“吃老本”的现象,37个大中型灌区的300多万亩基本农田失去灌溉能力,全省小型水利工程完好率只有60%左右,40%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今年6月,财政部、水利部下发《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县市区,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此举对于陕西省亟待改善的水利设施建设来说,无疑是难得的“东风”。

  据陕西省财政厅农业处负责人介绍,陕西共有15个县市区纳入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总投资4.822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62亿元、省级财政补助1.4亿元。目前各县项目规划已完成,资金拨付到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3年内,该省规划总投资13.7亿元,建设水窖、蓄水池、塘坝、机井、渠道衬砌、铺设暗管、改造小型抽水站等项目。完成后,将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10.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9.1万亩。

  陕西省财政厅副厅长苏新泉表示,对陕西来说,这项水利建设在投资规模上较前些年有较大突破:中央财政对每个重点县平均补助8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补助800万元,再加上县级整合资金的投入,将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陕西省财政厅、水利厅联合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具体工作。

  拥有50多万亩耕地的兴平市,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之一。根据规划,2009年兴平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成后,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将提高6%,达到58%,项目区3.3万亩耕地灌溉保证率由以前的50%提高到75%,预计每年可增加粮食产量390万公斤。

  兴平市水利局局长计德亮说:“近些年兴平市每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只有100万元左右,今年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将为兴平市带来3000万元投资,这让我们感到了农田水利建设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网上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