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播区一般应遵循适地、适草、适于飞播作业以及先易后难、集中成片的原则。概括地说,就是“两大、两中、两小和一急”。“两大”:需要更新改造的沙化、退化草地和草山草坡面积大;播区内有效面积大(农田、林地面积小)。“两中”:播区的海拔高度和植被盖度要适中。“两小”:播区内地形高差小,利于飞行作业;农牧、林牧矛盾小,便于播后封闭管护。“一急”:当地领导重视,群众迫切要求,急需治理并在短期内能见到成效的地区。
1、播区应选择在沙化、退化严重的草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需要更新改造的退耕还牧地。地块要集中连片,面积一般不小于一万亩,播区内有效面积应在70%以上。在沙区应避免把有高大流动沙丘、硬结碱班和插花农田过多的耕作区选作播区。
2、播区要有适于飞播草(灌)种发芽成苗和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以及海拔高度等因素。植被盖度一般为20%—50%,严重沙化草地植被盖度为10%—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上,土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
3、播区内地形高差小,进出航两端净空条件好,无突出山峰,地势开阔。运五型飞机要求出航转弯半径在1.5公里以上。播区宜规整,最好为长方形、南北向作业,避免东西向。
4、近便有机场或可修建临时机场。播区离机场不且太远,如超过现有机场50公里,应修建临时机场。
5
、草场、地权落实,地界清楚,以利播后经营管理和合理利用。播区内农牧、放牧和围栏的矛盾能妥善解决,播后能进行短期(不少于两年),封禁围栏的地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