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底,全市生猪出栏66.51万头,能繁母猪存栏8.82万头,较去年年末增加1.57万头,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
一是出台“新政策”。出台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重点对能繁母猪、仔猪补栏、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等实施补贴。
二是推行“标准化”。实施三县及淮上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落实“一场一策”废污处理和粪肥利用方案,标准化改(扩)建396家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
三是招引“大客商”。引进牧原集团、汉世伟等龙头企业在我市投资兴业,总投资超100亿元。加快推进新希望六和年出栏200万头生猪产业、上海鹏欣集团200万头生猪产业等项目,3年内打造出年出栏600万头生猪产业基地。
四是闭环“防猪瘟”。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防控I级应急响应。落实一日两报、调运监管、生猪屠宰、检验检疫等制度,实现养殖、排查、调运、屠宰和检疫闭环管理。目前向全市5家生猪屠宰企业派驻官方兽医32名,对243台生猪运输车辆严格执行调运监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