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是水产养殖原始创新、推动现代化种业和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落实中央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按照农业部、省厅及市局相关要求,市水产中心认真集中研究、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对全市所有养殖场(户)主要养殖种类全覆盖普查,摸清养殖种类、数量、分布及主要性状等基本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目标。立即制定了《蚌埠市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措施。
二是建全普查队伍,加强培训指导。各县区从乡镇择优组建结构合理、担当负责的132人普查队伍,全面推进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由于新冠疫情不宜组织集中规模化培训,水产中心主要负责人带队分县区逐一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普查技术要求,确保工作规范、数据真实可靠,顺利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在对基层进行养殖技术服务的同时做好普查宣传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省水产产业体系蚌埠综合试验站作用,积极为普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加强督导推进,及时解决问题。针对各县区在现场普查和系统填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解答,尤其是种质资源所属物种名称、类型问题;针对养殖主体地址定位问题,多方咨询省及其他地市经验,为他们提供总结当前最有效的方法及工具;及时解决县区登录输入系统速度慢问题,请省领导帮助解决增加输入系统账户,由原来全市9个增加至现在40个,有效提升效率;协调解决跨县区的养殖户普查问题,明确普查区域,避免重复填报或漏报。
四是为现场普查便利,发放纸质报表8000余份。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事关现代渔业发展,也是打造和推广我市特色种业品牌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水产中心将按照省市统一领导和部署,继续多举措保障普查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