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新农合 -> 政策信息
【百县 创新扶持】激发企业科创动力 政策支持多措并举:县域创新企业扶持情况一览
时间:2020-04-26 18:11:53来源:农视网作者:佚名

  据商务部4月21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通知》要求,建立市场化长期性合作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政策协同机制;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集合信贷机制。我国县域也对创新企业采取了政策兑现、科技信贷、奖励基金等多种扶持措施。让我们来看看昆山市、桐庐县、肥西县、内江市、应城市等地的创新企业扶持情况。

  昆山市 产业重镇5000万元奖励创新企业

  近日,在江苏省昆山市产业重镇周市,召开了加快创新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回顾2019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果,动员鼓励全镇上下坚定信心,将创新转型作为渡过疫情危机的有力举措,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来促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形成强大的创新矩阵。大会提出未来三年奋斗目标,到2022年全镇高新技术企业至少要达到360家。

  大会表彰了2019年度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先进企业,并拿出转型升级奖励资金5000万元奖励企业,充分调动各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中,长兴化学工业(中国)有限公司,昆山市烽禾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苏州昀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普热斯勒先进成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荣获2019年度周市镇“十大科技创新企业”荣誉称号。

  会上,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东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昆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代表作交流发言,对周市镇财经局以及市科创发展服务中心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营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暖心服务表示感谢,分享了企业自身从危机中把握机遇的经验做法。

  此次疫情期间,周市镇拿出了3000万资金,协助企业复工复产,鼓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加快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型步伐。同时,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助力宏致、东硕等企业冲击细分领域“单打冠军”。周市镇目前有18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居昆山市第三。大会提出三年奋斗目标,到2022年至少要达到360家。要求各部门在继续做好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同时,更要全力推动小微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强大的创新矩阵,让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桐庐县 科技创新“马上兑” 企业奖励秒到账

  日前,在浙江省桐庐县2020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作为2019年度桐庐县纳税贡献首次突破1亿元企业代表,在领奖现场即收到了汇款的短信通知,“现场兑换环节刚启动,手机短信已提示奖励到账了。”董事长钟鸣表示,企业在领取奖励上免去了政策兑现申请、提交材料等环节,真的是既省心又省力。

  据悉,“产业政策现场兑”主要针对的是2019年度桐庐县纳税贡献首次突破2亿元企业、首次突破1亿元企业、首次突破5000万元企业,2019年度工业亩均贡献十强企业,获2019年度桐庐县政府质量奖企业,新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进行奖励资金政策现场兑付。这也是桐庐首次启动“产业政策现场兑”,在当日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共现场兑付政策奖励资金1480万元。

  除了“现场兑”,桐庐还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开通“线上兑”,只要是符合《桐庐县企业(项目)有序复工补助政策》《桐庐县科技创新马上兑政策》的企业,均可通过“亲清在线”申请兑付。

  会上,新一轮“3+2+X”产业政策体系的发布也让企业家们感到惊喜——“3”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2”指科技政策、人才政策;“X”指建筑业、稳外贸稳外资、快递业、医疗器械等行业发展政策。

  制造业是桐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改革创新的主阵地。在前期积极征求部门、乡镇(街道)和平台意见建议,以及通过走访调研和座谈交流广泛征求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建议后,桐庐制定了《关于深入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二十六条政策》。该政策更注重大企业培育、亩均效益提升、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和传统特色产业,尤其是把支持传统特色产业的政策从其他政策里独立出来,在生产性设备技改、税收增长、数字化样本项目、龙头企业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新一轮政策的出台、迅速落袋的政策兑现,也让疫情期间受打击的企业重拾了信心。“政府想尽办法帮我们发展,我们也更要坚定信心做好企业。”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新富表示,在享受这些政策时,企业自身也要不断加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肥西县 扶持科技创新企业 送金融“大礼包”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肥西县科技局获悉,连日来,该县陆续送出县级科技贷、县市级自主创新“助力金”,总额约7500余万元的金融“大礼包”,全力扶持全县科技型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复工后资金短缺是肥西县多数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该县科技局用足用活肥西县2018年推出的科技贷政策,在原先“补利息、简担保”优惠条件的基础上,再次加大贷款利息补贴力度,并给予担保费补贴,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仅为2.525%。肥西县科技局在全面摸排全县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基础上,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为企业复工复产送去金融“及时雨”。据统计,疫情期间,该局共征集到90家企业的贷款需求信息,总金额达3.027亿元。截至目前,该局已为20家企业发放科技贷5750万元。肥西县科技局在推进科技贷政策的基础上,还积极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县级“助力金”政策。往年一般都是第二年的4、5月份兑现上一年度最后一批自主创新“助力金”政策。今年,该局充分考虑到企业复工复产阶段对资金的迫切需求,在3月份就将自主创新“助力金”全部提前兑现到位。同时该局简化兑现程序,启动互联网办理科技业务,企业只需在网上递交申报材料,即可实施不见面审批。据统计,肥西县科技局今年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将县里支持企业的1112.65万元自主创新“助力金”全部兑现到位,让116家科技型企业受益。该局还积极帮助县域企业申报市级上年度最后一批自主创新“助力金”政策。截至目前,全县共有63家科技型企业成功申报合肥市最后一批自主创新“助力金”,共计获得市级财政638万元的资金支持。

  内江市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 助力经济复苏

  日前,记者走访四川省内江市,了解到内江市科技局三举措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助力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该市科技局组织各县(市、区)科技系统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具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在疫情防控、科技项目推进和复工复产等方面的情况,收集企业存在问题和科技创新需求,明确专人跟踪并建立服务台账。截至目前,共摸排调研企业200余家。

  科技局落实四川省科技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疫情防控期间平稳健康发展八条措施》,积极发挥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后开展科技创新。组织申报“科技助力经济2020”项目15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项目2个。

  针对企业研发活动融资难问题加强服务,科技局出台《内江市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各银行业开发“科创贷”“科贷通”等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推广基于应收账款、订单、知识产权、股权、动产等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产品,有效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资本,助力全市经济快速复苏。

  应城市 “七大科技创新工程” 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在湖北省应城市益盐堂健康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手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注料、包装、检测等一系列生产流程一气呵成。

  “以前一条包装线需要五六十人,如今不到十人就可以操作完成。”公司总经理陈学德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复工的定点食盐生产企业,益盐堂与疫情赛跑,将防控落实,把食盐备足,今年2、3月份,持续保供各地食盐3万余吨。

  据了解,近年来应城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创新主体培育、校市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试点改革、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和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七大科技创新工程”。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实落地。2019年,应城对接省高新投、省长江基金,在全省率先成立总规模5亿元的县域产业发展基金。同时重金支持科技创新,2018、2019年度分别拿出720万元、86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积极推进校市校企深入合作,为回盛、亿佳欧、宇阳等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2项、转化科技成果35项、引进培养本科生研究生12名,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近6.6亿元。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19年应城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73.36亿元,占GDP比重19.2%,位居孝感各县市之首。今年3月,应城获批建设湖北省首批创新型县市。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网上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