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消息,来自国内专业调查机构奥维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高清(包括高清和全高清)电视机占平板电视的销售比重已高达96%,但高清用户依然很“小众”。
看高清必须面对“高”门槛
9月27日,在九卫视高、标清同播开启前夕,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用户如果想收看高清频道的高清节目,需具备如下三个条件:
第一、所在的有线网络要进行数字化改造,或者当地已播出地面数字电视,发射转播了高清频道;
第二、用户要购置满足1920×1080分辨率标准的高清电视机;
第三、要配备高清机顶盒。现有的标清机顶盒无法接收高清电视信号。
同时,为了推动高清进程、尽快培养高清电视市场,广电总局要求10个高清频道(9卫视加中央电视台原有的高清频道)全部由有线数字网络免费接入,用户暂时不用再为观看10个高清频道额外付费。
虽然高清节目免费收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清进程,但用户看高清节目三条件还是把大部分用户挡在高清门外。
一方面,有线电视网络要完成双向交互改造,而目前高清进程走在全国前列的北京市,完成这项工作的仅有十多个小区。
另一方面,收看高清节目需要同时拥有高清机顶盒和1920×1080分辨率标准的高清电视机,而在模拟电视的数字化转换中,全国各地几乎清一色的安装的是标清机顶盒。
腾讯科技曾致电权威收视率调研公司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询问高清普及进程,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腾讯科技,由于目前高清电视节目市场太小,且分布极不均匀,依然是一个“小众”市场,因此公司并未单独开辟课题做相关的监测。
平板电视销量大增 高清电视机占比超高达96%
来自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09年年底,国内平板电视的保有量将接近5400万台。在这5400万台的平板电视中,全高清的占25%,高清的占66%,标清的仅为9%。
奥维咨询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预计2009年所销售的平板电视中,全高清的平板电视占比为36%,高清的占60%,标清的平板电视仅占4%。
行业人士指出,现阶段平板电视保有量中,32英寸以下的占比为约为20%,而这些中小尺寸的平板电视很大程度上在农村市场消化。
而来自工信部的消息显示,10月份我国彩电产量增长13.7%,其中液晶电视机同比增长114.5%,液晶电视已连续数月保持超100%的增长。
上述行业人士指出,如果单从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来讲,国内能接收标清、高清信号的平板电视已达数千万的规模,“终端商已走在市场前面高清普及的硬件依然具备”。
不买机顶盒就不给智能卡 老外发飙要告广电总局
估计广电总局自己也没想到,声称要状告自己的居然是个老外。
据报道,有一个叫Vicky的美籍女子此前购买了一台高清数字一体机,来到南京广电营业厅办理智能卡时却被告知要同时购买一台价值高达1680元的高清机顶盒才可以。一气之下,Vicky向媒体投诉,还在网上发帖称欲投诉中国广电总局。
Vicky3个月从家电卖场购买了一台数字电视一体机。卖场销售人员告诉他,只要再花几百元买张“智能卡”,就可以收看到高清数字电视节目。
据悉,Vicky的经历在国内其实并非个案,这在近期彩电厂家力推的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中普遍存在,消费者在买回这些电视后,发现如果要接入有线电视网络,还需加装当地广电运营商推荐的机顶盒,标清的在500-600之间,国产高清机顶盒的价格要超过1500元,而外资品牌的高清机顶盒普遍超过2000元。
有专家即刻指出其中的玄机,国内数字电视市场,各个CA公司实际上已经将大多数有线运营商给牢牢地控制了,机顶盒厂家和CA公司甚至运营商自身都已经是既得利益者,“如果以后电视机都不用机顶盒,全部更换成一体机,他们吃啥?”
“广电运营商既不能收落地费,也不能向用户加收收视费,那就只有卖高清机顶盒来赚差价了。” 歌华有线副总罗小布也道出了其中的无奈。
歌华有线在9月份提出北京市高清发展规划,计划三年内发展260万户高清机顶盒用户,并且在市财政的补贴下目前已在北京朝阳区、石景山区免费发放高清机顶盒,但显然“让当地政府投入巨资来推动高清电视显然不太现实”。
专家:高清机顶盒成本有望降至500元
有长期跟踪研究中国数字电视进程的业内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目前高清机顶盒由于市场规模小,成本居高不下,如果这一市场顺利启动的话,“预计2010年下半年其成本能降到500元左右,与目前市售标清机顶盒的价格相当”。
不过他同时指出,与城市市场普遍看有线电视不同,国内广大的农村市场依然是以地面数字电视和卫星接收为主,而这些私装“卫星锅”大都是广电部门所命令禁止的,其机顶盒大都是山寨货,由于技术原因,这些山寨厂商短期内很难制造出价格低廉的高清机顶盒,“届时农村市场的高清进程将大大落后于城市”,该人士对农村高清进程前景颇为担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