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田野上,处处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有的在种菜,有的在护管甘蔗,有的在采摘桑叶……该县通过“市场驱动、能人带动、技术推动”的有效举措,建成了“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格局。
该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发展“一村一品”产业。东部乡镇主要发展糖蔗、水果、优质水稻,西部以林业、烤烟、桑蚕为主导产业,中部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短、平、快”的蔬菜生产。目前,全县已在思平、石门、里胜、里乐、里安等村屯建立了蔬菜屯、烤烟屯、桑蚕屯、甘蔗屯、毛葡萄等示范种植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有效实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该县还注重发挥农村经济能人的带头作用,通过他们的思想观念、充足的资金、灵活的经营理念发展支柱产业,更好地引导和带动周边的群众发展经济。四把镇石门村冲迈屯,原是种植水稻为主,通过屯里的吴昌忠等经济能人的带动下,全屯8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发展桑蚕种植,年养蚕收入50多万元,成为远近有名的“桑蚕村”。黄金镇的义和、北盛、寨碑、寨道、宝聚等多个行政村,有一大片的荒山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通过当地经济能人的带动下,以承包、租赁的方式发展糖蔗生产,目前已形成规模,并成为一大支柱产业。
针对农民缺少技术的实际,该县以“强村富民培训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为契机,采用“田间培训、课堂培训、农家培训、群众培训”等方式,在农民适用、易懂、易掌握、有特色的产业上做文章,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据统计,截至10月底,全县已举办甘蔗、蔬菜、水果、桑蚕培训班150多期,受训农民3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万份(册),新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30个。其中,高效农业间套种专业村11个、蔬菜专业村10个、桑蚕专业村6个、果业专业村3个,带动农户1.65万户。(吴耀荣)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