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丘市南流镇位于国际风筝都----潍坊市东南方20公里处,胶济铁路、潍胶公路、坊黄公路穿越其境, 并设有南流火车站,济青高速公路也翘首可望,交通十分便利。该镇共有 52个行政村,5万口人,8.7万亩耕地。1998 年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500元,继续保持了安丘市文明乡镇称号。近年来,该镇把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作为富民强镇的关键措施来抓,形成了芦笋、肉鸡、大棚瓜菜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芦笋生产独占骜头, 1999年全镇芦笋面积发展到10000亩,采笋面积8000亩,芦笋专业村达26个,从业人员2.1万人,自1996年开始连续4 年保持了“中国芦笋之乡”称号。
芦笋号称世界“蔬菜之王”,主要成份“两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因营养丰富、无公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该镇地处汶河沿岸,土质肥沃,并多以沙壤土为主,很适应于芦笋生长,该镇生产的芦笋粗细均匀、笔直无弯, 汁液充足,色泽洁白。产品除销往潍坊、诸城、莱州、烟台、济南、青岛等冷藏加工厂外,还出口于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该镇种植芦笋是从1976年开始的, 品种主要以美国生产的太阳牌、环球牌和中国山东生产的“鲁芦一号”为主。 几年来,通过生产实践和科技培训笋农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 芦笋生长中常见的根腐病和茎枯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1997 年亩均采鲜笋达1500斤,高的每亩达2500斤,优秀笋占90%以上。平均亩收入6000多元,在本地区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为26%。
为使芦笋生产走上集约经营之路,该镇在加强对笋农进行科技培训的同时,从98年开始,投资240万元, 建起了占地面积20亩,年加工能力1200T的芦笋加工厂,能使全镇25% 的芦笋通过深加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