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文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种养殖业,奋力走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融合推进的新路子。
这段时间,国牧粮草制种基地里的粮草生长茂盛,基地负责人李和良介绍,他前些年在沿海发展国牧粮草成效显著,考虑到家乡优质的土地条件,今年初便决定回到麒麟苗族乡海纳村发展。
“国牧粮草基地总投资450多万元,基地种植面积80余亩,每亩产鲜草40至60吨,每株可长5至7米,制种每1亩可栽种10亩左右。”麒麟苗族乡国牧粮草制种基地负责人李和良说。
据悉,国牧粮草属单子叶植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且生长快、产量高、营养成分丰富,优于传统牧草、玉米面等养殖饲料,是适合牲畜、家禽、鱼类等养殖业的营养草料。
“我们的牧草相比传统牧草,优势在于营养成分高、产量高、周期长,可持续生长30年左右,并且成本和种植条件低,以更低的成本发展养殖业。”李和良说。
目前,国牧粮草也吸引了县内众多养殖户前来考察,养猪大户王庆就深有体会。
“我是新坝生猪养殖户,养了100多头猪,5月份从国牧粮草基地买了两亩种子种植,现在草料供应也有了保障。”麒麟苗族乡生猪养殖户王庆说。
目前,基地内牧草基本已经成熟,今年预计可产4000吨牧草,能制种800余亩,产值500余万元,后续还将在全县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李和良还利用自身牧草的优势和以往的资源,现在已和多个省市的种养殖户进行了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县大规模推广5000亩种植,同时在各乡镇积极推广,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国牧粮草的优势,鼓励农户进行种养殖,增加农户的收入,让他们富起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李和良说。
原文链接:http://nyncj.yibin.gov.cn/ztzl_86/xczx/202108/t20210830_1636345.html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