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种葡萄,一亩地一年也就挣6000多元钱。自从买了‘下乡电脑’,上网查询了一些葡萄种植资料,自己在种植技术上进行了改进,现在同样一亩地一年能挣8000多元。”12月25日清晨,正在自家葡萄园里清理枝叶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安里村村民孙继坤说。
在农村凭“老把式”种地的人比比皆是,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低,辛辛苦苦忙一年,收入却不高。而像孙继坤那样的电脑下乡受益者也有很多,他们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对病情防治、市场行情等环节,都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产量高了、产品好了,效益也自然有了大幅提升。
据了解,电脑下乡是推动农村信息化、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由政府财政部门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的一项农村家电推进工程。该工程的实施使更多的普通农户买得起电脑、用得上电脑,电脑在农村更为普及,让信息化服务“三农”,为农民致富插上“信息化翅膀”。
就此记者来到临淄各大商场电脑专柜看到,一台台崭新的“下乡电脑”整齐排列,前来咨询购买“下乡电脑”的农民络绎不绝。
一商场电脑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电脑下乡政策推行以来,前来购买电脑的农民越来越多,技术学习、孩子教育和影视娱乐成为购买‘下乡电脑’的重要因素。”老百姓购买电脑热情高涨,主要缘于13%的财政补贴。经咨询多家商场,记者得知,“下乡电脑”价格普遍在3000元左右,13%的财政补贴就是400元左右,这对于普通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记者从临淄区财政局获悉,自2008年推行电脑下乡政策以来,截至今年11月底,临淄区共销售“下乡电脑”773台,发放财政补贴资金33.8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