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农村合作社 -> 合作社要闻
大陆有一家台湾农民专业合作社
时间:2008-12-31 00:00:00来源:作者:

台湾农民在大陆能成立或加入专业合作社吗?福建省龙岩市供销社的创举为我们提供了肯定的答案。

    前不久,大陆第一家由台湾农民为主体的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在福建龙岩宣告成立。时下,这已成为闽台两岸茶农津津乐道的一件新鲜事。

    7月9日,记者头顶烈日,冒着酷暑,从福州驱车400多公里,专程到龙岩市采访。第二天,在龙岩市供销社合作指导科彭国良科长的陪同下,记者赶往漳平市永福镇台湾农民创业园,见到了这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台湾农民李志鸿先生。

    “在大陆创办台湾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社,龙岩市供销社帮了大忙。”一见面,李志鸿就高兴地告诉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众所周知,台湾阿里山是著名的高山茶产地,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口味甘甜。十多年前,一位台湾茶农带着罗盘、经纬仪、测高仪,来到福建,寻找适宜种植高山茶的“风水宝地”。他跨过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直到有一天抵达漳平市永福镇时,发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与阿里山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极为相似,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地。从此,这位台湾茶农便留在永福种植茶叶,并投资创办了这里的第一家台湾高山茶企业。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很快吸引了众多台商前来发展高山茶。2006年5月,经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以永福镇为中心区域的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设立。今年2月,该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如今,在园内投资的台资企业已有37家,其中高山茶企业30家,茶叶种植面积达3.5万亩,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也是台湾茶农在台湾岛外开辟的面积最大、最集中、最密集的茶产区。

    但是,多年来,创业园区内的台农都是松散经营,各自为战,导致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园的发展。去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后,在永福投资创业的台湾农民李志鸿萌生了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希望把零散经营的台农集中起来,通过台湾产销班的模式发展壮大高山茶产业。这时,他却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没有关于台湾农民在大陆成立专业合作社的条文,心想此事恐怕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今年初,龙岩市供销社获悉后,多次派人赶到永福,与李志鸿和其他台农深入探讨。他们认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支持海峡西岸和台商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福建省委提出了要把福建建设成为海峡两岸“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合作交流先行区”的目标,并要求全省各地“先行先试”;何况,法律没有明禁台湾农民在大陆成立专业合作社,而且合作社一旦成立,既可以促进创业园内的台湾高山茶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资料配送、统一销售,提高台农的组织化程度,帮助解决融资难等问题,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又可以引进台湾精致农业的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加快大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这是一件双赢共荣的大好事,符合中央的精神和福建省委的要求,顺应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方向。

    基于这种认识,龙岩市供销社特地打电话到国家工商总局咨询,向龙岩市政府领导请示,与漳平市政府及工商管理等职能部门协商,取得了理解和支持。经过多方努力,5月27日,由永福供销社牵头引办、以台湾农民为主体的大陆首家台农专业合作社终于登记注册,在永福投资种茶的台农全部入社。

    “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我们贯彻落实省委‘两个先行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开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主题活动的具体实践。”龙岩市供销社主持工作的副主任陈朝峰说。

    李志鸿告诉记者:“创办这家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在台湾的反响很大。我们邀请了台湾309个乡镇农会参加7月3日在永福举行的合作社成立揭牌仪式,他们对政府及有关各方对台农的真诚支持感到很震撼。现在,这已成为台湾业界谈论的热点话题,大家都感觉来大陆投资前景广阔。这更是台湾民心的归向。 ”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
娱乐资讯
网上热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