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泉市牢牢抓好人才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完善人才政策,通过“引进+培养”“激励+引导”“创新+服务”,增强人才获得感、责任感、归属感,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引进+培养,增强人才获得感。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引才育才机制,让精英人才集聚福泉助力发展。通过高校现场招聘、人才博览会、公开遴选、人才回引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2019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86名。优化人才培育机制,借助省州人才培养项目,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参加“优才访学”、“甲秀之光”访学深造。抓好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优秀人才培训纳入全市统筹,卫健系统组织开展公共卫生、远程诊疗等培训227人,教育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168人,借助新时代大讲堂、周末名家大讲堂等平台培训各领域人才3800余人次。
激励+引导,增强人才责任感。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坚持“人岗相适”,及时为优秀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岗位平台。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进行激励性补贴,每两年开展一次“3·18”优秀人才、科技创新集中表彰活动,为更多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拓宽人才作用发挥渠道,鼓励优秀人才参与项目,对优秀人才在课题申报、课题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经费投入,为人才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挂职锻炼机会,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创新+服务,增强人才归属感。充分发挥惠民政策性担保公司作用,为人才项目的发展壮大提供要素保障,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深化“黔青梦工场·泉城创客中心”“福泉电子商务协会”平台建设,孵化集聚电子配件、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企业25余家,已累计兑现补贴148万。通过县级干部与高层次人才“结对子”跟踪服务制度、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等,及时了解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情况及存在困难。依托人才服务一站式窗口、“人才之家”阵地,强化医疗、教育、住房等服务资源保障,落实人才公寓48套54人,全年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100余个。完善人才定期体检、按规定休假、心理疏导等制度,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规定落实住房、教育、就业、奖励等优惠政策,让引进人才感受到尊重、爱护、珍惜,以组织关怀留住人才。(李涛 张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