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品牌快讯
沿海纺织外向型中小企业生存状态扫描
时间:2009-06-17 00:00:00来源:作者:

  “2009年或将是纺织民营企业接受生死考验的紧要关头。”去年底,在评审2008年中国纺织十大新闻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一位主要领导表示,“对于以外贸出口为主的纺织民营企业来说,订单多少决定其生存空间。在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外贸订单快速下滑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为继续生存而进行调整。”

  2009年时间已经基本过半,目前纺织民营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究竟如何?记者近日深入山东、江苏和浙江一些中小企业内部,走访一些当地的企业领导,以探究金融危机影响下纺织外向型企业的生存之道。

  向下调整加剧业内竞争

  “我们在高端产品方面的制造优势因为国际市场的变化而不复存在。”山东银仕来集团副总经理对记者说,“过去利润丰厚的100支以上高支高密面料订单,现在被60支左右的订单所取代。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客户采取了降低成本、减小批量、增加品种等措施,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跟着客户走。”

  但是,外销订单由过去的长单变成短单,大单变成小单,以及利润率的下降都是困扰企业的心病。不管怎样,银仕来集团目前至少生产正常、订单也比较饱满。而因为优质企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在它周边过去做中支纱的企业生存状况堪虞。综合评估产品的质量、交货期和价格等多种因素,他们显然无法与实力雄厚的银仕来集团抗衡。

  “来这里开会的前夕,我召集各分厂厂长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山东一家著名上市企业的总经理在行业内的会议上对记者说,“我们要为保住市场份额而战,现在只要不亏本,什么样的单子我们都要做。”

  这个著名企业是OEM方式的佼佼者,企业对成本的控制极为严格,在产品价格上有充分的优势。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和残酷的同业竞争,总经理不得不告诫手下:“过去我们是八路军、是正规部队,现在我们要当武工队、甚至要当游击队。一定要放下架子,为生存而奋斗。”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我们现在出口的服装大多以低端产品为主。”杭州一家为世界著名服装品牌提供贴牌加工而在业界小有名气的服装企业的销售主管告诉记者,“公司去年出口的产品中,真丝等高档面料的服装约占其出口产品的70%以上,而现在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今年一季度以来,我们主要生产加工低端面料为主的订单,低端产品约占到了出口总量60%以上,基本上是采取薄利多销。”这种由“质”到“量”的转化意味着企业若要想达到与出口额同比增长的水平,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成本和占用更大量的资金。

  出口上演民进国退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对市场反应更敏感,调整的灵活性更强,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市场压力面前,国有企业不敢关闭,外资企业想关就关,而常州很多民企则选择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有些采取了停工不倒闭、以销定产、限产压库等措施,生产方式则更多地偏向于速战速决。”江苏常州的一位地方官员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是一家著名牛仔布企业的董事长,后来又担任过当地纺织行业协会的会长,对行业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认为,民营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使他们对应危机的能力比人们想象的要高。据这位现在任职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官员透露,当地一季度外贸订单的营销额基本上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在保住和扩大国际纺织品市场份额方面,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表现出更强的战斗力。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