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育好种兔 二、精心管理、育好仔兔 三、抓好补料,平衡过渡 四、适时断奶、合理分群 五、预防为主,适时接种 六、定期消毒,营造舒适环境 七、种兔防疫、防虫 八、分清日龄,合理喂料
俗话说:“母大子肥,父壮子强”选好种公兔种母至关重要。第一:种公兔一定挑选体壮、眼大有神、臀部丰满、四肢有力、躯体各部匀称、性欲旺盛的。生殖器官正常发育,精液品质好,对那些单睾、隐睾和睾丸大小不一均不能选作种公兔。母兔选用:母性好的后代做种兔,母性好包括,泌乳量大,乳头4对,性情温顺,提前筑巢,产前拉毛,无食仔恶习等。对于生殖器口小的,发育不正常的母兔,则不易选用。第二:作到种后要根据其不同发育阶段,供给不同标准的营养,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有种兔料,生长育成料、幼兔料、仔兔料等,但仔兔、幼兔、青年兔、种兔所需营养不一,食量不一,日料饲喂要灵活掌握。第三:搞好良种良繁,适时配种,獭兔属中型兔,一般母兔5个月龄,体重在6斤左右初配,种公兔6-7月龄,体重在7斤左右,可以初配。种公兔不得用的过早,否则影响发育,容易造成“老苗”或“老小兔”影响后代,种兔场一只母兔最多一年生产5-6胎,严禁频密繁殖,有利于母兔健康发育和仔兔、幼兔成活率的提高。
提高幼兔成活率,育好仔兔是前提,必须抓好兔的精心管理,第一:作好产前准备,母兔在临产前3-4天,母兔要衔草筑巢,饲养人员提前挂产箱、产箱垫草(草要短、柔软、日晒、清毒),及时观察母兔临产前的动态。产后应立即清查仔兔,清理产箱脏场,重新整窝,母兔拉下的毛铺好,仔兔集中一起,上盖人造毛布。第二:仔兔由母体降生,其生活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浑身裸体无毛,没有御寒和自我保护能力,一定作好保暖工作。第三:仔兔在12小时之内一定让仔兔吃到“初乳”,(吃不到奶的一定要人工喂奶)最好在每天早上6-7点钟喂奶,仔兔在出生后12天内眼睛闭着时期称睡眠期,此时,仔兔除吃奶外,大部分时间睡觉,其营养全靠母乳供给,所以必须使仔兔早吃奶、吃足奶,没吃饱的弱小仔兔,就人工喂奶或多喂一次,重要问题实行母子分离,及时观察母兔是否奶够、奶足,对哺乳母兔可每天喂20-30粒黄豆粒,煮熟或水浸泡开,也可以试验母兔下崽后用2ml安痛定加2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补充奶汁不足。对于产仔多奶又不足的母兔,可拿出几个仔兔让产仔少奶又足的母兔代养(但下崽的时间一天之内)。第四:每天检查仔兔吃奶情况,防止3天后的黄尿病,健康喂饱的仔兔,浑身红润,丰满如鼓且结实,吃不饱的仔兔,浑身绵软腹部扁平,浑身发黄、肚皮有褶、产箱散发腥臭味,仔兔体表发黄绿色,即是仔兔黄尿病,所以在仔兔产后二三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或庆大霉素针剂,滴服仔兔每次口中滴2-3滴,5-7天。如果发现哺乳母兔患有乳房炎应停止哺乳,仔兔寄养给其它母兔,较好的防治办法是摸胎后,母兔已受孕,可注射长效治菌磺0.5ml毫升预防母兔乳房炎和仔兔黄尿病。第五:饲养人员应害舍内走动观察,如发现仔兔因吃奶、吊奶代到产箱外的仔兔,要及时拿到窝内,因保温不好要及时整理,要引起高度重视。
仔兔在18日龄开始在产箱叼草吃、胃开食,这时饲养人员清理产箱进行消毒,重新换草,在17-20日将仔兔从产箱拿出,放到专门的仔兔笼内,每天将母兔放到仔兔笼内喂奶,早上6-7点钟一次,同时给仔兔喂料(仔兔料)每天4-5次少喂勤添,严防食多伤胃造成仔兔胃肠炎,这样边喂料、边喂奶,直到断奶,仔兔一般不再换笼,减少应激反应,达到平衡过渡的目的。
适时断奶、合理分群非常关键,实践证明母兔在28天后泌乳量逐渐减少,再给母兔更多的营养泌乳量也不会增多,所以35天-40天断奶为宜,一可母兔达到充分休息,准备再生育,确保母兔健康,二可早日锻炼幼兔适应性,使各器官健康发育,早日成熟,断奶后应合理分群。一是笼子要变化不大,环境变化不要大,饲料不要变化,二是食欲旺、体壮个大放到一笼,体弱个小、食欲差放到一笼,个别病兔单笼喂养。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抓好预防,适时接种疫苗,对养兔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高度重视,一般仔兔产后三天,用氯霉素滴,一次2滴,适滴3次,17-20天开始开食,饲料中加食母生、喹乙醇、杀痢霸星,防止胃肠炎。防疫一定要操作技术熟练,一是药量要足,二是部位要准,三是病兔不能免疫。仔兔28-30天注射巴波氏二联疫苗1.5ml,38-40天注射兔瘟单联疫苗1ml,58-60天注射,兔瘟单联苗1ml,断奶后饲料内加防球虫药,选用10-12天。
獭兔需要一个干净干燥、安静凉爽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幼兔,更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为此必须为幼兔创造一个好环境,,尽是减少应激反应,让其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一是要保持环境安静,幼兔最怕惊吓,若有巨响,幼兔受惊乱窜,易受伤和撞死,人在兔舍内动作要轻,尽力保持安静,二是要精细管理,幼兔发育不全,而抵抗力差,必须在一方面给予特殊的照顾,如兔舍要通风消毒,病兔隔离,病兔隔离,排泄物及时处理,幼兔密度应适宜,饲料相应勤冲洗消毒,饮水干净,饲料要卫生。
幼兔的健康成长,母兔的母体健康是关键,在选好种兔后,作好五种疫苗,防止传染病带到下一代,①巴波二联菌苗,②魏氏梭菌苗,③大肠杆菌苗,④葡萄球菌苗,⑤兔瘟苗,每年两次,春季2-3月作完,秋季9-10月作完,种兔定期在饲料中给球虫药。
日龄在17-40天,是仔兔生长期,饲喂仔兔料。
日龄在40天-70天,是幼兔生长期,饲喂幼兔料。
日龄在90天以上,是生长育成期,饲喂生长料。
二、精心管理、育好仔兔
提高幼兔成活率,育好仔兔是前提,必须抓好兔的精心管理,第一:作好产前准备,母兔在临产前3-4天,母兔要衔草筑巢,饲养人员提前挂产箱、产箱垫草(草要短、柔软、日晒、清毒),及时观察母兔临产前的动态。产后应立即清查仔兔,清理产箱脏场,重新整窝,母兔拉下的毛铺好,仔兔集中一起,上盖人造毛布。第二:仔兔由母体降生,其生活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浑身裸体无毛,没有御寒和自我保护能力,一定作好保暖工作。第三:仔兔在12小时之内一定让仔兔吃到“初乳”,(吃不到奶的一定要人工喂奶)最好在每天早上6-7点钟喂奶,仔兔在出生后12天内眼睛闭着时期称睡眠期,此时,仔兔除吃奶外,大部分时间睡觉,其营养全靠母乳供给,所以必须使仔兔早吃奶、吃足奶,没吃饱的弱小仔兔,就人工喂奶或多喂一次,重要问题实行母子分离,及时观察母兔是否奶够、奶足,对哺乳母兔可每天喂20-30粒黄豆粒,煮熟或水浸泡开,也可以试验母兔下崽后用2ml安痛定加2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补充奶汁不足。对于产仔多奶又不足的母兔,可拿出几个仔兔让产仔少奶又足的母兔代养(但下崽的时间一天之内)。第四:每天检查仔兔吃奶情况,防止3天后的黄尿病,健康喂饱的仔兔,浑身红润,丰满如鼓且结实,吃不饱的仔兔,浑身绵软腹部扁平,浑身发黄、肚皮有褶、产箱散发腥臭味,仔兔体表发黄绿色,即是仔兔黄尿病,所以在仔兔产后二三天,用氯霉素眼药水或庆大霉素针剂,滴服仔兔每次口中滴2-3滴,5-7天。如果发现哺乳母兔患有乳房炎应停止哺乳,仔兔寄养给其它母兔,较好的防治办法是摸胎后,母兔已受孕,可注射长效治菌磺0.5ml毫升预防母兔乳房炎和仔兔黄尿病。第五:饲养人员应害舍内走动观察,如发现仔兔因吃奶、吊奶代到产箱外的仔兔,要及时拿到窝内,因保温不好要及时整理,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抓好补料,平衡过渡
仔兔在18日龄开始在产箱叼草吃、胃开食,这时饲养人员清理产箱进行消毒,重新换草,在17-20日将仔兔从产箱拿出,放到专门的仔兔笼内,每天将母兔放到仔兔笼内喂奶,早上6-7点钟一次,同时给仔兔喂料(仔兔料)每天4-5次少喂勤添,严防食多伤胃造成仔兔胃肠炎,这样边喂料、边喂奶,直到断奶,仔兔一般不再换笼,减少应激反应,达到平衡过渡的目的。
四、适时断奶、合理分群
适时断奶、合理分群非常关键,实践证明母兔在28天后泌乳量逐渐减少,再给母兔更多的营养泌乳量也不会增多,所以35天-40天断奶为宜,一可母兔达到充分休息,准备再生育,确保母兔健康,二可早日锻炼幼兔适应性,使各器官健康发育,早日成熟,断奶后应合理分群。一是笼子要变化不大,环境变化不要大,饲料不要变化,二是食欲旺、体壮个大放到一笼,体弱个小、食欲差放到一笼,个别病兔单笼喂养。
五、预防为主,适时接种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抓好预防,适时接种疫苗,对养兔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高度重视,一般仔兔产后三天,用氯霉素滴,一次2滴,适滴3次,17-20天开始开食,饲料中加食母生、喹乙醇、杀痢霸星,防止胃肠炎。防疫一定要操作技术熟练,一是药量要足,二是部位要准,三是病兔不能免疫。仔兔28-30天注射巴波氏二联疫苗1.5ml,38-40天注射兔瘟单联疫苗1ml,58-60天注射,兔瘟单联苗1ml,断奶后饲料内加防球虫药,选用10-12天。
六、定期消毒,营造舒适环境
獭兔需要一个干净干燥、安静凉爽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幼兔,更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为此必须为幼兔创造一个好环境,,尽是减少应激反应,让其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一是要保持环境安静,幼兔最怕惊吓,若有巨响,幼兔受惊乱窜,易受伤和撞死,人在兔舍内动作要轻,尽力保持安静,二是要精细管理,幼兔发育不全,而抵抗力差,必须在一方面给予特殊的照顾,如兔舍要通风消毒,病兔隔离,病兔隔离,排泄物及时处理,幼兔密度应适宜,饲料相应勤冲洗消毒,饮水干净,饲料要卫生。
七、种兔防疫、防虫
幼兔的健康成长,母兔的母体健康是关键,在选好种兔后,作好五种疫苗,防止传染病带到下一代,①巴波二联菌苗,②魏氏梭菌苗,③大肠杆菌苗,④葡萄球菌苗,⑤兔瘟苗,每年两次,春季2-3月作完,秋季9-10月作完,种兔定期在饲料中给球虫药。
八、分清日龄,合理喂料
日龄在17-40天,是仔兔生长期,饲喂仔兔料。
日龄在40天-70天,是幼兔生长期,饲喂幼兔料。
日龄在90天以上,是生长育成期,饲喂生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