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每日播报
每日播报五部曲
设为首页
回到主站

5月27日5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7天(闰年第14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18天... 详细>>
船不载重

   从前,有个酸气十足的秀才,自吹能识99900个字。一天,村里有个不识字的渔夫求他读信,秀才见他一副寒酸相,料想不会有什么酬谢,便说:“我的才学一字值千金,你带来了多少钱?”        渔夫一气走了。偏在这一年,洪.... 详细>>

对联赏析

此联为"联圣"方地山所作春联。方是袁世凯的门客,袁世凯二儿子袁寒云的老师(《名联趣谈》284)。有一年春节他写了这副春联,说东家待我...详细>>

部首:虫 部外笔画:2 总笔画:8

笔划:


读音:

五笔:

字义 1. 〔~子〕虱的卵。2. (蟣

偷东西的小孩与他母亲

  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同学一块写字石板,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不但没批评,反而还夸他能干。第二次他偷回家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满意,更加夸奖他。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孩长大成小伙子了,便开始去偷更大的东西。有一次,他...

虾仁羹

【原料】鲜虾仁200 克,青豆仁100 克,冬菇3 只,豆腐2 块,鸡蛋1.个,番前1 个,熟油25 克,盐少许。【制法】1.把虾仁洗净,冬菇用热水浸软切粒;豆腐切成小方粒,番前也切成粒,鸡蛋打散。2.用净锅烧滚清水,下冬菇、豆腐,加油,随放入青豆煮滚,再放入番前,以盐调味,待再滚起,倒人虾仁,.....详细>>

◆我国最大的红果树     生长在山西省晋城市乔岭村的红果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红果树。树高约十米,树围二点三米。覆盖面积一百四十余平方米。此树已更新四次,树龄达五百年之久。年产红果仍在千斤以上,且果大肉厚,味道鲜美。 ◆ 外国绿色寿星     墨西哥西南瓦哈卡山谷的一棵巨型红杉树,其树干周长四十二米,体积七百零五立方米,每天“喝”水五万公升,二十六个印第安农民手拉手才能将树围一圈,它至今已有两千.....详细>>

    建仓是指买入股票。     币市术语。指投资者判断币价将要上涨而买进币品。  期货交易术语。期货交易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建仓、持仓、平仓或实物交割。建仓也叫开仓,是指交易者新买入或新卖出一定数量的期货合约。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一份期货合约相当于签署了一份远期交割合同。如果交易者将这份期货合约保留到最后交易日结束他就必须通过实物交割或现金清算来了结这笔期货交易。然而,进行实物交割的是少.....详细>>

位于欧洲中部的瑞士联邦素以山明水秀、风光优美著称于世,有“世界花园”之美誉。瑞士首都伯尔尼不仅是世界著名的“表都”,也是一座“熊城”。据民间传说,这里原是野兽出没的荒野,公元1192年赤脱德·冯伯爵在此建要塞时,曾决定以围猎时捕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要塞名,结果首先捕获的是只熊,伯尔尼的名字即由此而来(“伯尔尼”一词德语的意思即是“熊”)。伯尔尼的“熊”的确不少。在该城的大街小巷的新、旧建筑物上,在巧克力糖上,在大蛋糕上.....详细>>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俑坑,在陵东1.5公里处。1974年春,当地农民打井发现,经勘探与试掘,俑坑共分三处:一号坑已发掘陶质武士俑500余躯,战车4乘,挽马24匹。俑高约1.8米,马高1.5米,并有青铜剑、弯刀、铜矛、铜殳、弩机、铁镞等实战武器。据测定全坑约有人、马俑6千余件。二号坑面积为6千平方米,系由骑兵、战车、步卒、射手混编的曲形阵,人马俑共千余件,也伴有实战武器。三号坑积为50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内有战车一乘,卫.....详细>>

凡论人心,观事传,不可不熟,不可不深。    ——《吕氏春秋·观表》...详细>>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秦国。吕不韦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昭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后来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丞相。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遴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为了慎重起见,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修改了几遍,直到确实感到满意为止。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例如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对十二世纪的论述也可见一斑:“凡十二世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作于战国时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

  通过10个问题,可以判断一个团队将是成功还是失败。这10个问题,在我主持的团队精神和团队领导工作坊上,只是一带而过的一张幻灯片而已,因为参加工作坊的都是团队领导者,许多人还是董事长、总经理,而这10个问题是必须要问团队成员的团队领导力不体现在团队领导者怎么说,而是体现在团队成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之中。   一、你和其他团队成员经常真正在一起开会吗?真正一起开会,形式并不重要,而是有信息的分享和脑力的激荡,大家发现问.....详细>>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