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今日对联
荔枝枝枝枝映水
菱角角角角朝天
出处:
对联赏析

 这是荔枝之乡增城广为流传的一对荔枝名联。这对名联背后流传着一个名人与荔枝的故事。
     明代嘉靖年间,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官至吏、礼、兵三部尚书的湛甘泉(若水)把福建游仙凤亭的良种荔枝核带回家乡广东增城沙贝(今新塘),交给乡人到四望岗上培植。十多年后,四望岗荔枝成林,人们把这种清甜爽口的荔枝叫做“尚书怀”。
     一年夏天,湛甘泉讲学回到家乡,见到“尚书怀”荔枝不但在四望岗漫山红遍,而且村前村后,田头河边也丹果累累,不胜欣喜。一日,他在东江河边一个荔枝园里,见到那些伸出水边的荔枝枝丫挂满丹果时,便触景生情,要为荔枝撰副好联。
     “荔枝枝枝枝映水”,上联脱口而出,但下联总觉得不满意。这时,随从的学生向他建议,干脆以品荔为名,设个荔枝宴会,邀请各方文人墨客共聚一堂,品荔会友,共对下联。
     学生的话一出,甘泉连声说好。“以荔会友,吟诗赋对,何乐而不为!”
     几天后,甘泉府上雅士满堂,大家谈笑风生,开怀品荔。其间,甘泉将对联之事托出,向大家诚求下联。
     “荔枝枝枝枝映水……”,甘泉的话一出,座上一名后生便应声而上,“菱角角角角朝天”。
     荔枝对菱角,映水对朝天,对物贴切,声韵工整。甘泉拍案叫绝。这时人们才注意到应对者是增城县举人胡庭兰。在场的文人墨客也纷纷说好。
     当晚,甘泉盛宴款待客人,并吩咐家人,给每位客人送上一筐新鲜的尚书怀荔枝。席间,一位骚客又提出一个新的上联:“荔枝红挂绿……”;可是,一直没有人应对。
     散席前,甘泉对大家说:“今日胡举人对了我的上联,我要犒赏荔枝十箩,连同用红帖写成的对联,明天专程派人送到胡府上。至于‘荔枝红挂绿……’,如果有人对上下联,我将加倍犒赏!”
     600多年过去了,每逢荔熟时节以荔会友已成了增城的习俗,但“荔枝红挂绿”的下联好像至今还没有人对上。

对联论坛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