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孙后代,不是一时一事所能奏效的,而是要持之以恒,多费心血。要把后代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材,则更需要下一番苦功了。怎样教育呢?悬挂在孔府三堂东里间的对联,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俗话说:“开卷有益”。孔府的书有许多是皇帝赐给的御书,孔庙全木质高大建筑奎文阁就是专为珍藏御赐书籍而修建的。这些书多数都是“四书”、“五经”等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书籍。除此之外,便都是历代衍圣公收藏的。在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书库内,至今还珍藏着许多极为珍贵的书籍。在衍圣公们看来,这些书当然都是好书,是应该让子孙努力攻读的。但读书学习又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事情,于是便用“十年种木长风烟”,来比喻知识要靠一点一点地积累,所谓积沙成塔、滴水成潭。其实,培养人才比植树不知要困难多少倍。这一点,古人有深刻的体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副对联是瑶华道人所书。孔令贻在自己经常读书学习的前上房西里间墙壁上,也题写了一副对联:“万卷藏书宜读,十年种木长春。”这副对联与前者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所不同的是,后者所指的对象要广泛得多了。
孔府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为了继承祖宗的功德和事业,历代衍圣公对其子女的教育都抓得非常紧。他们除了自己教授子女外,一般都请那些功底深厚、德高望重的人作家庭教师。这是圣府,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根本不敢到这里来卖字,不然,势必落个班门弄斧的下场。象77代孙孔德成的老师庄陔兰,就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翰林。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治学严谨,使孔德成从幼年起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严师出高徒。在庄陔兰的精心培育和家庭、社会环境的薰陶下,孔德成果然成了一位才华出众的学者。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