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今日对联
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出处:
对联赏析

解释及故事:宋朝时,有人写了上联,贴在翰林院的墙上:
    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是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指着门外的李树作为自己的姓氏。这联出得很绝妙:李,既是姓,又要组成一个名词李木;生,为动词,是“姓”字的一部分,又是最后一句成语“生而知之”的头一个字。这种情况,在对联中叫做“复辞”和“析字”。
    别看翰林院的人都是满肚子学问,可都被这个对子难住了,谁也对不上来。 有一天,翰林院内进来一个人,是找朋友的。他一眼看见了这个,上联,觉得挺有意思,便停在那里琢磨。翰林院的人隔着窗户看这个书生冲着墙发呆,都不以为然。过了一会儿,只见书生进来借了一支笔,在墙上添了下联:
    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其内容是说了件古人马援的事。马援,字文渊,东汉初年的大将,一生中立下许多战功,人称伏波将军。他曾经立下誓言:“大丈夫应该勇敢地战死在沙场上,用马皮裹着尸体还乡。”后来,他病死于军中。
    翰林们看这下联,与上联比较,一生一死,所难对的地方一一解决,对这年轻人很是佩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书生是有名韵诗人杨大年。

对联论坛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