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文学家王彝,幼年时特别聪慧,再加上他勤奋好学,在10岁时就学了不少文学知识。有一天,他的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客人早就听人说王彝的才学出众,就想试他一试,于是便出了一联让他对:
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句中的“星”、“薪”、“心”读音相同或相近,可是意思却不一样。下联也必须要找出这样的几个字来才行,这可不是很容易的,连大人都很难对上,别说是10岁的孩子了。客人本来是想难倒王彝,以激励他刻苦上进。谁知,客人的上联一出,王彝很快就对道:
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鹦,物类相同
王彝对的下联中的“雁”、“燕”、“鹦”,也是同音别义,而且都属于鸟类。下联与上联中的三物紧紧相对,一静一动,工整贴当。
客人听了,特别佩服王彝的才气。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