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及故事:清朝康熙三十八年间,安徽桐城才子张英,官至礼部尚书。相传,他一次便服出访时,让一村姑出的对子难住了。张英当时无言以对,回到府内,愁眉敛容,苦思不得妙句。后来,下联让府内的一个女婢对上了。
上联难点在“何荷”二字上,既是同韵同音字,又是形近字, “荷”只比“何"多个草头。下联对得妙绝了妙就妙在“甚葚”二字不仅与上联的“何荷"对得工,而且可以说是天衣无缝,非它莫属。“何”,“甚"又皆是表示疑问的同义字。
上联语句自然不必说。下联也毫无造作之嫌,桑葚子刚显熟时呈红色(赤葚子),熟透时为黑紫色(黑葚子)。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