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及故事:明代弘治年间,江西贵溪有一个叫夏言的人,他小时候勤奋好学,才华出众。有一次,15岁的夏言跟着父亲夏鼎去参加宴会,在酒席间,李尚书看了看周围出了一条上联让大家对:
孟春季春惟少仲
在座的人,都你看我、我看你,没人能对上,不料,小夏言站起来,先向父亲行个礼,说声“请父亲原谅”,然后商声答道:
夏鼎周鼎独无商
他的联句刚答完,大家都连声叫好。因为,当时在场的有同榜的考生孟春、季春、周鼎等人,.李尚书出的联句中,既包含了两个考生的名字,又用了古人对十二个月的别称:春天三月,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lo夏、秋、冬三季也是这种叫法。正巧,在坐的只有“孟春”,“季春”,缺少中间的“仲春”。少年夏言的对句,既嵌有其父亲的姓名和另一考生的名字,又用上“夏、商、周”三个朝—名称,也是只有“夏”和“周”,缺少二者之间的“商”。因为按旧时的规矩,儿子不能直接叫父亲的名字,所以他才先向父亲施礼表示请求原谅。
这个联语双关巧妙,成了古今名对,这可真是:有才不在年老少。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