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鸿昌(1895--1934),出生于河南扶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8岁投到冯玉祥部下当兵,他勇猛善战,功勋卓著,从一名士兵迅速升为连、营、师、军长,曾任国民党宁夏省主席。
吉鸿昌勇猛善战,人称“吉大胆”。1931年,吉鸿昌奉命与中国工农红军作战,结果这支北伐常胜“铁军”却被“梭镖加大刀”的红军打得一败涂地。吉鸿昌震惊之余,化装深入苏区考察,终于找到了原因。他在记事本上写下“顿开茅塞”四个大字,又在下面写道:“投错了门路,就拔出腿来!”之后,他的部属凡遇到红军,都朝天放枪。蒋介石发现吉鸿昌思想骤变,收回了他的兵权,强令他出国“考察”,吉鸿昌泰然处之,并集宋之问、白居易诗句为联云:
松司明月长如此;
身外浮云何足论。
上联出自宋之问《下山歌》:“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将军以“松间明月”自喻,并要光洁明亮“长如此”,不被黑暗所吞没,表述了他强烈的爱国抱负和救国志向。下联出自自居易《重题》:“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荣何足论。”将军把原诗中的“浮荣”改写为“浮云”,不仅为了与上联中的“明月”相对仗,而且着意强调对当局强权者的藐视。正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字之改,将军之博大胸怀与高尚情操溢于言表。
1932年吉鸿昌回国,并加入了共产党。次年,他与冯玉祥组成察哈尔民族抗日同盟会,就任前敌总指挥,在多伦等地痛击日伪军。1933年9月,在El、伪、蒋三面夹攻下失败。
1934年11月在天津被国民党逮捕后遇害。刑前奋书绝命诗云: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有人挽烈士联云:
誓救国图存,长存浩气;
为抗战而死,虽死获生。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