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1897一1946),云南彝良人,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役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在新四军任职。
1939年秋,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部在苏皖地区与日寇激战之际,突然接到家中噩耗:老父不幸病逝。他以极其悲痛的心情,撰写一副挽联,寄回家去,以此悼念忠厚勤劳、贫困一生的农民父亲。联日:
痛吾父幼小困穷厄,备尝炎凉,劬劳七十又六龄,到老来只剩一身孤苦,易箦呼儿难瞑目;
感不孝早岁事戎机,历尽艰危,转战二万五千里,看今日挥戈大江南北,誓歼倭寇奠先灵。
困穷厄:生活困苦。穷苦的环境。
劬劳:劳苦,劳累。《诗经·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后人据此,专以“劬劳”指父母养育的劳苦。
孤苦:指作者早年投身革命后,家乡的伪县长勾结地主,于1919年将其母迫害致死,其父孤身。
易箦:箦,指华美光泽的竹席,按古时候的习惯,做大夫的人才能用。语出《礼记·檀弓上》:“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中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日:‘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曾子日:‘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子未曾为大夫,不当用箦,所以病重临死时要人换掉。后来因称人病重将死为“易箦”。
戎机:指战争。从军打仗。
上联写父亲一身孤苦,作儿子的未尽到责任;下联向父亲表示一定要歼灭倭寇,祭奠其在天之灵。联语既悲且壮,可见罗炳辉对父亲、对民族的一颗赤子之心。
此联辞句哀切,真挚感人。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劳苦终生的父亲的深切怀念和誓为人民解放事业牺牲一切的英雄气概。足使逝者安息,生者奋起。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