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长沙铜官某校贴出过一幅开头嵌“铜官”二字的对联:
铜可作器,铁可磨针,愿诸生努力攻书,天上麒麟非 有种;
官不要钱,民不怕死,望同胞赤心救国,穴中蝼蚁岂 逃生!
上联引李白所见“铁杵成针”的典故,鼓励同学们攻书上进,做麒麟一样的人物。下联笔锋一转,论到抗日的时代主题上来,作者认为官民达到了“不要钱,不怕死”的境界,就能够赤心救国,日寇这些“穴中蝼蚁”将无处逃生。这使人想到:南宋之时,有人问岳飞:何时天下太平?岳飞答到: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抗日寇与抗金兵,联语和典故表达的是一脉相承的主题。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