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清末诸生。两次发动直隶战争。为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所部被国民革命军打败后,在北平过起隐居的寓公生活。
九一八事变后,吴蛰居北平(今北京)。抗日战争爆发,曾拒绝出任伪职。侵华日军欲扶持华北的伪政权,以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企图拉吴佩孚出山任伪政权首脑。但吴佩孚年轻时应科考中过第三名秀才,故后来以儒将自居,一向坚持“不要钱,不出洋,不入租界”的“三不主义”。素以关羽、岳飞、戚继光自命,坚持传统的春秋大义,有一定的民族意识。无论敌寇、汉奸如何威逼利诱,均不为之所动。曾书文天祥的《正气歌》,请说客交汪精卫。 吴氏曾自题一联以明志:
得意时清白乃心,不怕死,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 书生本色。 .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入租界,灌园抱瓮,真个 解甲归田。
吴佩孚的举动大大触怒了日本侵略者,乘其牙疾昏迷,由汉奸齐燮元陪同日酋川本芳太郎及日医来宅,强行开刀,切破喉管,吴佩孚喷血而逝。国民政府以吴氏在逆境中保全晚节,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此副自题联可见吴氏“倔强到底”的“本色”。此联通俗易懂,语言流畅,虽对仗欠工,但气势不凡,志节感人。
吴佩孚屈死敌手,晚节不亏,比之认贼作父的汉奸者流,可谓天壤之别,时人视为“猛士”,也许因此,蒋介石撰联以挽:
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
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落日:夕阳,亦指夕照。杜甫《后出塞》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风思猛士:语出汉高祖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万方多难:语出杜甫和黄兴诗句。杜甫《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黄兴《哭刘道一》诗:“眼底人才思国士,万方多难立苍茫。
上联以“落日黯孤城”渲染对吴佩孚去世的悲哀气氛,“百折不回完壮志”,赞其面对威逼利诱,始终不为日军所屈,保持晚节,难能可贵。
下联化用杜甫、黄兴诗意,指国家“万方多难”,正是用人之际,有“壮志”之“猛士”不幸去世,令人深感惋惜。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