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边陲古城腾冲,有“极边第一城”之称。腾冲城位于高黎贡山西麓、龙川江右岸,东连保山、大理、西通密支那、八莫,北控片马、泸水,南瞰龙陵、芒市,锁钥滇缅,沟通四方,历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城墙伞用巨大石条砌成,巍然屹立,坚固无比。城东约2公里为飞凤山,城南约2公里为来凤山,城西3~4公里为宝凤山,城北约4公里为高良山,构成城区的天然屏障。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城垣,使腾冲易守难攻。
日军自1942年5月10日进占腾冲后,便在城郊各高地和城垣,市街处处设防,深堑高垒,星罗棋布,轻重火力,交叉配置。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进一步加强了腾冲防务。腾冲守敌为第56师团第148联队为主的2000余人,第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担任守备队长。 一
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于1944年5月11日强渡怒江,向高黎贡山各要隘背水仰攻。高黎贡山雄踞怒江西岸,由北向南绵延数百里,山势险峻,丛林密布,是腾冲的天然屏障。要攻击腾冲,必须先翻越高黎贡山各隘口。日军沿山间小道和各隘口修筑了各种工事和堡垒式据点,居高临下,凭险据守,阻击远征军。经过一个多月奋战,终于攻克南、北斋公房等隘口,越过高黎贡山,肃清龙川江以东之敌,进抵桥头、界头、瓦甸、江苴等处略事整顿,准备对腾冲展开攻击。
6月中旬,敌第56师团由腾冲抽调第148联队第3大队增援龙陵。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乘敌军向龙陵调动之际,于
腾冲光复后,军民决定修建国殇墓园,安葬阵亡官兵和死难群众。墓园位于腾冲县城西南约l公里处,占地5公顷多,于1945年7月7日抗日战争纪念日建成。腾冲国殇墓园建成后,代表国民政府赴腾冲慰抚的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邀请著名将领和知名人士撰写匾额、楹联。蒋介石题匾“碧血千秋”;于右任题匾“忠烈祠”;何应钦撰联:
气壮山河,成仁取义;
光照日月,生荣死哀。
卫立煌撰联:
绝城远征歼狂寇,克坚城,是薄伐,首功攘夷奇迹;
丰碑屹立妥英灵,藏碧血,留千秋,忠义百祀馨香。
墓园门外侧筑有“倭塚”,埋葬在腾冲被击毙的敌军尸骨。
腾冲国殇墓园是抗日军民保家卫国的壮烈事迹的不朽丰碑,是腾冲地区遭受日寇蹂躏和侵略者最终可耻失败的历史见证。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