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唏,从一个普通的“干部”(吏员)开始,直到当了“部长”《兵部尚书》,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但因为他不是科举出身,常被那些有“文凭学历”的同僚和士子们看不起。
有一次,在学宫里,有个进士指着孔子的牌位说:“认得这位老先生不?”意思是徐唏没进过学堂,没拜过孔子。徐唏回答很妙:“认得呀!这位先生不是由科甲出身的。”
同僚们还是不服气。一次同行去城外,他们又嘲笑他。徐唏说:“我倒要领教一下各位的才学,出个对子可以吗?”
这些人自恃科甲出身,有满肚子学问,就回答:“请不要出得太容易喽!”徐唏一笑,给他们出了一联;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这是利用谐音,讽刺他们是黉(音红)门(古时学校大门)中出来一_批酸文人。谁知这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文士。却无法对出以日常小事为题的刘子,急得团团转。还是徐唏给他们道出下联: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用“自衣”比喻非科甲出身当官的人,而“大仁”又谐“大人的,是说由白衣作官的,有我这么一个大人。这些文士由此十分佩服徐唏,再也不敢说一句嘲笑的话了。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