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的文人王鸣盛,出生在嘉定(在今上海)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贫穷,他特别用功地学习,在少年时就很能写诗作对,显示出他的才气。
在他的家乡,因为一些水利灌溉方面的问题,本村和邻村经常闹纠纷,以至打架,后来,请来了一些有名的文人来进行调解。经过了一番工作以后,两村人决定唱一台戏,一块儿热热闹闹地了结这场祖辈留传下来的纠纷。
开戏的那天,各村的头面人物都到了戏台前。有人提议说;应该写副对联,挂在戏台两侧,大家都很赞同。于是,就把在场的老学究王汝翰推出来执笔写,王挥笔写道:
化干戈,为玉帛,言归于好
王汝翰写完上联。正想怎样写下联,忽然看见了本村里的小鸣盛,他觉得应该让王鸣盛显示一下才华,于是.他就叫这位少年来答下联。王呜盛接过笔,写下了下联:
假梨园,排忧非,冰释嫌疑
一联出口,大家都夸赞不止,于是,一台好戏热热闹闹鼬开演了。这里的“假”不是真假的假,而是依仗、假借的意思。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