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有位陈作新,字写得好,对联也作得好,是清末光绪年间人。那时,他家境很贫寒。总得养家糊口呀’干什么呢?经商,没资本;开小铺,没地方。正赶上快过年了,摆个小摊写春联吧!
他选的地界,在长沙犁头街翠筠轩刻竹店的对面。总得写个招牌什么的。“书春”,太雅;“字摊”,太俗。一抬头,看见刻竹店门前挂着一块牌子:
精刻竹器
有了!他在自己摊子旁挂起招牌---
鬼画桃符
两边一凑,正好一副四言对联。“鬼”怎么解释呢?原来,陈作新自称为“吴斗魁”,吴与无谐音,“无斗魁”,不就是“鬼”了吗?
这招牌挺吸引人,加上他的一手好字,来买对子的人连绵不断。价格也随着“供需关系”而调整,直到超过别人三倍,还有人光顾。
此人确有文才,辛亥革命后.也一改而成为湖南第一一一任副督。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