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的清末一桩奇事。
有一户人家正准备为儿子娶亲,正当吉日前夕,父亲突然暴病身亡。
丧事肯定得办,婚事还办不办?要是不办,麻烦就多了:亲戚朋友都接到请柬,有的将贺仪、贺礼都送来了,难道退回去不成?按当时的风俗,讲究女长男幼。这年,儿子15岁,未过门的媳妇已经20了。为父亲办过丧事,封建礼教规定要三年后才可结婚。这样一来,男女的岁数就都挺大了。.
经过再三考虑,由族人作主,将婚事、丧事在一天办完:上午按原来计划娶亲,吹吹打打,张灯结彩;下午出丧安葬老父,吹吹打打,披麻戴孝。还要写一副既不喜、又不悲,还应让众人理解的对联,来表示婚丧合一,这可把一些文人难住了,谁都不知如何下笔,只好去求一位善作对联的老秀才。老秀才沉吟片刻。说:“裁纸吧!”去人问:“红纸,还是白纸?”
老秀才说:“婚丧合一,从无先例,就用白纸镶上红边儿吧卜”
笔墨纸砚准备停当,老秀才一挥而就:
来一口,去一口,来去无损
哭三声,笑三声,哭笑皆非
对联贴出,众人连说:“妙!妙!”
对联是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经隋唐至明清而鼎盛。传承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对联那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得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 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中国文学史,对联的作用实在是功不可没。希望大家以 联交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把我们的对联论坛发扬光大。说出你知道的对联故事,发 表只属于你的独特看法,快快行动起来,一起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