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名人名言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郑板桥

相关资讯部分

郑板桥(1693--1765)
    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3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少时读书于江苏仪征,20岁学填词,26岁设塾教学,业余时间研究诗文书画。他生活十分清苦。开始以卖画为生。他中秀才后,到1732年(雍正1O年)40岁才中举人,到1736年(乾隆元年)44岁考取进土。先后当了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2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目睹当时社会许多黑暗,他的一些施政措施,遭到豪绅的排斥,终在1753年(乾隆18年)去职。
    郑板桥一生艺术成就很高,他的诗多关心民间疾苦。书法“板桥体”(他自称6分半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前无古人。他的绘画,常以兰竹石松菊梅为题材,尤工兰竹,擅长水墨,极少设色。他的治印艺术虽不及书画艺术影响大,却是他书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形式,他在一幅画卷中常用印5-6方,最多则11-12方。
郑板桥的诗书画印,一般赞之为四绝。他的书画一向为人民所喜爱。
    名家名品郑板桥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3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少时读书于江苏仪征,20岁学填词,26岁设塾教学,业余时间研究诗文书画。他生活十分清苦。开始以卖画为生。他中秀才后,到1732年(雍正1O年)40岁才中举人,到1736年(乾隆元年)44岁考取进土。先后当了山东范县、潍县知县,12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目睹当时社会许多黑暗,他的一些施政措施,遭到豪绅的排斥,终在1753年(乾隆18年)去职。
    郑板桥一生艺术成就很高,他的诗多关心民间疾苦。书法“板桥体”(他自称6分半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前无古人。他的绘画,常以兰竹石松菊梅为题材,尤工兰竹,擅长水墨,极少设色。他的治印艺术虽不及书画艺术影响大,却是他书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特定形式,他在一幅画卷中常用印5-6方,最多则11-12方。
郑板桥的诗书画印,一般赞之为四绝。他的书画一向为人民所喜爱。

名言论坛

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 爱好,学会正确地为人处事。把你知道的名言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你来评论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