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两个人,一位姓王,一位姓李。他俩斗大的字认识不到一升,可自己还总觉得学问不错。有一天,这两个人一块儿到城外去游玩,出了城没有多远,诗兴大发。
姓王的说:“咱们作首诗吧,我先说一句,你再接一句,好不好?”
姓李的说:“好哇.就这么办。”
姓王的看了看城墙,说头一句:“远看城墙似锯齿。”
姓李的说:“好,这句可太好了,绝句!我接这句是:近看城墙似齿锯。”
姓王的说:“好,我接:不看城墙不锯齿。”
姓李的说:“越看城墙越齿锯。”
这两人做完了这首“诗”,摇头晃脑地念了好几遍,越念越得意,两人都觉得自己是才子。姓王的问姓李的:“您今年多大岁数?”
姓李的说:“我33岁。您呢?”
姓王的说:"我也33岁啦。我说老弟,颜回不就是33岁死的吗?唉!可见才子不长寿呵!咱俩这出口成章的才气,真是把天地的精华都夺啦,还能活得长吗?
两人越说越难受,说着说着,坐在路旁边儿哭起来啦!哭着哭着,从南边来了个掏大粪的,走到他们跟前问: “你们二位哭什呀!”
这两个人把刚才做的想的说了一番,又哭开了。
这个掏大粪的一听,也哭起来了。
这两人问:“我们哭,因为我们是才子。你是个掏大粪的,哭个什么劲儿呀?”
掏大粪的擦了擦眼泪说:
“哎,我哭的是我自己呀,可惜我带了这么个大粪勺儿,可掏不出你们两人这一肚子的大粪来!”
相关资讯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开怀一笑十年少,笑话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佐料,赶快到这里发表一下你的生活趣 事、幽默笑话吧!
发表你的评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