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太平洋上,分布着有“仙岛”之称的塔希提岛、波拉.波拉岛和莫雷阿岛,它们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辽阔的洋面上。
塔希提岛是岛群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岛的中央部分多为山地,沿海地区为肥沃的平原。这里气候炎热多雨,岛上水源丰富,水流穿越山岩,形成叶脉状的峡谷。峡谷中长满了阔叶的常绿树,一片葱绿。沿海一带,可可、椰树、面包树、木瓜树、随着海风吹拂,摇曳生姿。山岩缝隙间,长藤披垂如发,平原上到处彩花怒放,大红艳黄。特别是那些茅屋、椰影,更具有浪漫的情调。
关于塔希提岛,有个神话传说:它原是一条悠游于碧蓝海波 中的斑斓大鱼,被海草 绊住了,鼓翅振动,不能 脱身,天神切下它的尾 巴,使它镇定下来。经过 千百年,它化成了两个 小岛——大、小塔希掘 岛。至今,这个传说已经 流传了几百年。岛上的 红花绿树,宛如彩鱼的 色彩。塔希提的土著剧 民也仿佛是海的子女: 深邃的眼睛如海水,披垂的长发像海波,摇摆的舞姿似波浪,拍击的鼓声如海涛,而身材苗条的年轻女子,更是娇艳无比,令人陶醉。
18世纪前,这里曾是“世外桃源”,岛上有遍生的果实,海上有丰富的鱼虾,居民垂手可得,生活自给自足。1767年,英国航海家山谬·瓦利斯首先发现这个岛,称它为“海上仙岛”。后来,法国航海家布甘维尔航行到此,更爱上了岛上天堂般的生活,命名为“新西提尔岛”,意思是“爱神维纳斯诞生之地”。从此,它的名字传遍了世界。
1890年,法国有位著名的画家慕名来到大溪地(即塔希提岛),立刻被这里旖丽的风光、浓艳的色彩和健美的女性所吸引,几度巡游以后,最后抛弃了巴黎繁华的世界,告别妻儿,独自定居在大溪地。他用大胆的色彩、印象派的手法,绘下了塔希提的南国风光,使“仙岛”之名传遍了全球。
20世纪后,塔希提岛归法国所有,许多欧洲人移居岛上,被招募来开垦棉田的华人,也同土著居民通婚,他们的后代都成了混血的种族。大溪地的少女黑发披垂如瀑,发梢花冠飘香,深邃的眼波如海蓝,轻浅的笑靥若晨曦,充满了南国姑娘的魅力。
前来观光旅游的人,如潮水般地涌来,使“仙岛”居民逐渐摆脱了“世外桃源”的生活,开始了现代化的建设,充满了欧洲现代文明的气息。大岛北岸的首府巴比多,草屋椰影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洁白雅致的大厦。年轻人穿着牛仔裤,驾着跑车及速克达在马路上奔驰;在蓝波白沙的海滩上,躺卧着身穿比基尼泳装的时髦女郎。
可是,在塔希提的乡村地区,依旧可以见到昔日的古老风情。每当夕阳西下,海波平静,椰影婆娑。在芒果树下,在竹为墙、叶为顶的房屋中,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遍岛鸟语花香,火光熊熊,很远就可以闻到烤肉的香味。 ,
每年7月14日,是塔希提盛大的节日——七月祭典。祭典这一天,褐色肌肤的居民,遍身涂满了白檀香油,使古铜色的肌肤更增添了光彩。妇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头上戴着各种各样的高帽或者是香气袭人的阿蕾花花冠,腰缠花棉布,头戴彩花圈,身披红珠串,随着鼓声跳起浪漫的、具有南国风情的舞蹈。人们载歌载舞,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同塔希提岛不同,波拉·波拉岛却以自然纯朴的风情吸引人们。波拉·波拉的意思是“万物之始”。整个岛屿像一座天然的公园,岛上林木葱郁,到处是碧绿的世界。沿海是洁白、宽广的沙滩,海中有斑斓多彩的珊瑚礁石和美丽的热带鱼。建在海上的茅屋旅舍,纯朴典雅,独具特色。
波拉·波拉岛以宁静美丽著称,而莫雷阿岛却以山势险峻驰名。岛的形状像一只巨大的蝙蝠,“两翼”是陡峭的山丘,临海耸立,倒影在水面上,仿佛锯齿一般。虽是小岛山丘,却有大山险峻的气势。岛上为旅游者特设的“观光村”建在椰林绿草中,它外表像茅舍,里面却应有尽有,设施齐全。村里有身穿草裙的女郎表演舞蹈,还有别具风味的波里尼西亚烤肉,人们来到这里,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常常是流连忘返。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芸芸众生,卧虎藏龙。奇闻趣事,奇闻怪事,世界奇闻,奇闻异事,灵异事件,世界 未解之迷,探索发现,UFO,飞碟,奇观,老照片…一系列的千奇百怪事件正在发生着。赶快说出你知道的奇闻趣 事,让我们一起分享千奇新境界,开启百怪新旅程,快快加入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