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怨是对自己认为不如意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也就是对自己身处环境条件的不满。这种不满,在一定情况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只有不满,才能产生改进的意图和行动。人无论到什么时候,处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有所不满,否则就会停滞不前,不再进步了。
人的不满和埋怨是有层次的。对满足生理需求的不满,如对吃不饱、穿不暖的埋怨是低层次的,对买不到合适的书,写的论文无处发表,看不到满意的电视剧等是较高层次的;对于发明创造成果得不到如意的应用,对创业宏图实现的支持不够的不满等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问题不在予有没有不满,而在于对什么不满;从人的不满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层次。有不满并不是坏事,如果能从不满中发现课题和目标,从而能推动自己去探索它、解决它,这是有意义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但是有些人对自己不如意的人或事只是消极地埋怨。比如埋怨生不逢时,埋怨领导者不公,埋怨被领导者无能,埋怨爱人不体贴,埋怨子女不争气,埋怨冬天太冷,夏天太热、春天刮风、秋天多雨;朋友来勤了埋怨他打搅,朋友来少了埋怨他疏远等等。在这些埋怨当中,单就某一件事来看可能确有其事,埋怨得有一定道理。可是从总体上看,一个人一天到晚老是埋怨,总是愤愤不平,牢骚满腹,那就是一种“病态”了。有些人可能没有体会到,这种埋怨情绪会严重影响人生的成败。
埋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小鸡不下蛋,光埋怨它,它照样不下蛋。对于别人来说,埋怨只能泄气,不能鼓劲,弄不好他还会对你产生意见。这是一些团体不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味埋怨会消蚀自己的竞业精神。凡是埋怨的人,都把问题的原因归于他人或客观事物,很少积极地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会寻找一切机会向人发泄一番,以博取同情并显示自己见解的“高明”,聊以自慰。实际上这是在逃避现实并为自己无所作为寻找借口。这样的人很难做出象样的业绩来。牢骚满腹、怨天怨地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看重,没有人愿意接近他或把这样的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及事业的伙伴。
追求成功者对人对事应该抱有积极的态度。在任何时候天下都可能有许多不平之事,自己看到了它,就要正确地对待它。对与自己有关的问题,有能力的就要设法解决它,没有能力的也要量力而行,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将来解决它而尽到自己的心力。对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不要受它的干扰,要相信社会总是在进步和发展的,与此有关的人也是能够解决的。要相信别人,不要只是埋怨。
只有当一个人停止埋怨和牢骚,停止指责别人和环境,开始从自己身上寻求改变的时候,他才开始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只要他不再和环境相对抗,而开始利用环境,以使自己和环境相契合,他就会发掘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力量,同时他将惊讶地发现,他所处的环境也将急速地改变以和他相适应。
总之,要少些埋怨,多些行动。多努力去做,多把精力放在问题的解决上,这才是有益的。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面对的问题,还能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做一个不怨天不尤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靠着自己的行动去获得理想的成功。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发生着、经历着、感知着,,每段故事的发生都是一个话题的由来, 大胆说出你对不同人生话题的不同看法,发表属于你自己的独特见解,快快加入我们吧!
你来评价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