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
翡翠-简介
“翡翠”一词《康熙字典》注释最早为一种鸟名,赤鸟叫“翡”,绿鸟称“翠”,清康熙三年以美玉代之。翡翠为天然矿石,是一种坚实耐用的硬玉。清世祖福临顺治年间由缅甸流入中国,因此,旧时翡翠多为皇室所有,流散到民间甚少。自乾隆开始,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7位皇帝对其情有独钟,宦官和商贾以翡翠收藏丰俭来衡量财势,故翡翠又称之为“皇家玉”、“帝王玉”,其地位凌驾于各种宝石之上。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集 合体,它真正的学名叫硬玉。之所以叫翡翠,是因为翡翠到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分辨出着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时光流逝,非翠就变成翡翠了。又因它颜色不均匀,有时在浅色的底子上,伴有红色和绿色色团,颜色之美宛如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因此,用美丽的鸟名来代表美丽的玉怎么会不相称呢。
翡翠,被人们称为“玉中之王”,一般可分为四个等级。消费者购买翡翠时一定要问清是否是A货,因为只有A货才最具保值和增值的功能。
A货是指除切磨抛光外,未经过任何人工改善处理的天然翡翠,颜色和透明度都为真。B货是指经过酸溶液浸泡去除杂质、杂色,以提高透明度、净度和原生绿色的艳度的翡翠,即颜色为真,透明度为假。C货是指染色翡翠,也就是说这种翡翠饰品艳丽的绿色是用人工方法进行着色处理的,即颜色为假的翡翠。D货是指假翡翠,成分可能是合成玻璃、水晶、绿玛瑙及市场上常见的“马来玉”和“澳玉”等。
相关资讯
翡翠故乡的传说——翡翠娘娘
缅甸的玉石商人之中大多数人认为:翡翠是仙女精灵的化身,被人称为“翡翠娘娘”。据说翡翠仙女出生在风景秀美的中国云南大理的一个中医世家,天生丽质,乐施于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缅甸王子被她那美丽的容貌迷住了,于是用重金聘娶翡翠仙女。
自从翡翠仙女嫁给了缅甸王子成为“翡翠娘娘”之后,她为缅甸的穷苦劳动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为他们驱魔治病解除痛苦,还经常教穷人唱歌、跳舞。然而,“翡翠娘娘”的所作所为却违反了当时缅甸的皇家礼教。国王非常震怒,将“翡翠娘娘”贬到了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山区。“翡翠娘娘”的足迹几乎踏遍了那里的高山大川,走到哪里就为哪里的穷人问医治病。
后来“翡翠娘娘”病逝在密支那,她的灵魂化做了美丽的玉石之王——翡翠。在缅甸北部山区,凡是“翡翠娘娘”生前到过的高山大川都留下了美丽的翡翠宝石。
翡翠的挑选与估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