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年
农历乙酉年全年都没有“立春”。对比于农历的“单春”年(一年一个立春)、“双春"年(一 年两个立春,如即将过去的甲申年), 没有“立春”节气的农历年被称作“无春”年、“寡春” 年,也称“寡年”,引申为“寡妇年”。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讲:有无立春只是农历和阳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算做365.24天。农历是按月亮盈 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全年有354或355天。
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即在19年中安插7个闰月,这样农历的 闰年就有383天或384天,比阳历的一年约多19天。
而立春节气基本定于每个阳历年的2月4日左右,这样逢农历闰月就有两个立春,而部分平年就无立春了。"单春"的遵循规律也大致遵循19年一个周期。
就是说:每十九年里会有七个年头没有立春,平均二三年就会出现一次。 在这19年中还有7个“双春年”和5个“单春年”。
“寡年”有2010,“双春年”有2009。
相关资讯
寡妇年 科学说法:“无立春年只是农历与公历的巧合,是不同历法的时间差造成的,根本不可能影响四季轮回,更不可能波及个人生活。‘寡妇年’是自然运行规律的必然反映,对人事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彭金山说,在古代,由于对当时一些现象以及事件无法解释时,很多人就用“寡妇年”这种说法来作为说辞,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传播,形成一种心理认同;而很多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进而导致这种说法流传。
“无春”只是正常的历法演变,与吉凶无关,更不可能影响到婚姻的幸福与否。结婚选择吉日是一种信仰和愿望的反映,适龄青年在选择婚期时还应顺其自然,而没有必要仓促或者为一些不科学的说法所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