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经过民族识别,现今的中华民族共包括汉族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数个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确定的未识别民族,包括土生葡人、夏尔巴人以及中国犹太人等。
五十六个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
相关资讯
一般认为“中华民族”这个称谓为孙中山所创建,但这是一种误解。此名词为章太炎所创 原意只包括汉族, 之后由孙中山提倡, 把它改为包括汉满蒙回藏等大小族, 以团结民心。
在清朝之前,虽然有华夷之分的观念,但几乎没有“中华民族”的观念存在、而“中国”的观念也和与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观念差很多。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等观念是在清朝末年才建立/广为传播的。
袁世凯首倡“中华民族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面对外蒙古的独立,致书库伦活佛,指出“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俨如一家”,一面联络内蒙卓索图盟的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促其打消独立的念头,翔赞共和,参加中华民国。袁世凯去世之后,孙中山继续袁所持的“中华民族说”,成功邀得贡王成为国民党创党理事之一。
1912年,孙中山提倡“五族共和说”:“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以后,主张重提民族主义并扬弃五族的说法:“有人说,清室推翻以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现在说五族共和,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化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