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吕剧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琴戏”,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迄今有100年历史。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相关资讯

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后演变为南路、北路、东路3个流派。清光绪六年(1880年),山东琴书传入广饶北部。当时,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县北部和利津县东部尚无防洪大堤,任黄河漫流入海,每至汛期,黄水漫溢,穷苦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为多求施舍,许多灾民行乞时演唱民间小曲,民间艺人逐渐增多。山东琴书传入后,民间艺人争相学唱,以此作为谋生手段。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琴书在广北一带普及,职业琴书艺人渐多,较著名的有张兰田、张志田、商秀岭、时殿元等人。其中北路琴书艺人时殿元独辟奚径,在广泛吸收其它戏曲、曲艺艺术成分的基础上,把山东琴书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首创化装扬琴,成为吕剧的主要创始人。上妆琴书,(或化妆扬琴)是有琴书演化来的。当初因演带有驴子的戏《王小赶脚》,也被称为驴戏。从形式看,它与当地流行的跑驴跑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分不开的。

文化百科论坛

拿起笔写下,你知道的民俗故事吧!也许你读了许多书,走访了许多地方,了解了许多民风民俗,也许你只 是对某个民俗故事一知半解,没关系,加入我们会让你更加了解各地的民俗,发现世界的奇妙!

你来评论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