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收获节

每年五月,马来西亚沙巴州水稻要收割了,沙巴各族人民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仪式。

沙巴族人民庆祝收获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造物主基诺英安的独生女儿胡米娜敦为了解除人类饥馑来到人间,她的两肢一落到土地上,土地就长出了水稻,胡米娜敦也就变成水稻精灵合木巴阿宗。

节日那天,沙巴族人穿上传统的黑色民族服装,无论男女都扎着一条漂亮的腰带,上面嵌着许多熠熠生辉的银币。妇女还要用金线银线绣的衣服上缀以五光十色的珠子。人们扶老携幼,赶来参加庆祝活动。

收获节的庆祝活动,充满着宗教色彩。庆祝活动开始时,女教士们陪着由年轻姑娘扮饰的水稻精灵合木巴阿宗从水田来到庆祝场地,村子里的女教士们唱着对造物主的赞歌,随着锣声鼓点,她们向屋子四周缓缓步行,男子们加入女教士的行列,他们一边唱,一边随着节拍跺脚,高声欢呼丰收。

在向合木巴阿宗教献糯米或米酒后,全体村民跳起“苏马造”舞蹈,同时喊着充满丰收喜悦的词语,妇女们挥动双臂,宛如鸟儿展翅飞翔。男女同舞,描绘出一幅农民们在稻田里驱赶雀鸟的图景,非常引人入胜。

今天,在沙巴州,不论农村或是城市,每年都举行庆祝收获节的活动,州政府还每年选择一个城市,轮流作为全州庆祝收获节活动的中心。

相关资讯

“收获节”又称“丰收节”是台湾高山族布农人的节日。布农人的主食为小米,收获节于小米成熟时的农历十月举行,具体时间由构社或族老商定。布农人的传统习俗规定,小米成熟收割前的十五日内,家庭成员不得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非外出不可,外出前不得吃青菜、香蕉、甘薯、玉米、盐、糖之类食物,只能用红、绿、树豆及无盐肉食充饥。节日前一天,各家各户去自种的小米地司下两根粟穗,送至村社的司祭家,由其公共的粮仓中,待第二年播种时领回播种心节日当天,司祭家杀猪并煮新米饭招待各家家长。当天晚上,各户杀猪煮新米饭吃。出嫁的女儿或姐妹一般也应回娘家过节,她们也可以分一份肉带回。吃了新米饭,即可全面开镰收割。

高山族是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此外,尚有10多万已被汉化的平埔人。平埔人历史上包括10个族群。他们散居在台湾西部、北部、西南部平原与沿海,长期与汉族杂处、通婚,较早接受汉族文化,至19世纪以后已基本与汉族融为一体。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无文字。不同地域的高山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就惯例讲,原住民族系针对迁徙而来的民族而言。属於南岛语系或者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该民族确实早於汉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在17世纪以前就已居住于台湾,他们的确有资格被称为台湾的原住民族。在与外人发生接触以前,饲养猪、鸡、犬等家畜家禽,兼营打猎和捕鱼。他们没有文字、货币,亦未建立城市,更无类似国家的组织。但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经济与宗教体系等。

文化百科论坛

拿起笔写下,你知道的民俗故事吧!也许你读了许多书,走访了许多地方,了解了许多民风民俗,也许你只 是对某个民俗故事一知半解,没关系,加入我们会让你更加了解各地的民俗,发现世界的奇妙!

你来评论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