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女孩节与男孩节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日本人把小姑娘天真烂漫的笑脸比作娇艳的桃花,把33日定为“女孩节”。   

女孩节期间,人们有这样的一种习俗:在室内供奉偶人和摆放桃花来祝福女孩。因此,女孩节又叫做“桃花节”或“偶人节”。   

在日本,偶人被当作神的化身,能消灾除祸。这种习俗已盛行了数百年。最早,人们把制作的偶人投入河中,让它随波逐流,漂向远方,这样可以驱走晦气,带走灾难。后来,随着制作材料和技术的更新,偶人作为赠送给少女的礼品,它由此被供奉起来。这种活动原来只流行于少数贵族阶层,1868年明治维新后,才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且成为女孩节活动的主要内容。   

日本各地女孩节的习俗不全相同,每家的活动也有繁简不同。凡是有女孩的家庭,一般都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33日就开始供奉偶人。节日前夕,各大城市偶人市场花样众多,叫卖声不绝于耳。   

女孩的父母或外祖父母,常常不惜花费几十万到几百万日元为女孩购买一套精致的小偶人,陈列在客厅里,少的摆一层,多的摆78层,分别放在铺着天鹅绒的梯形架子上。一套偶人,一般为15个,其中有皇帝和皇后,3位宫廷贵夫人,5名乐师,2位大臣和3个卫兵,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供坛下面还摆设着鲜花、衣橱、小梳妆台、箱子、杯子、乐器、围棋、锅灶和食物等。过节那天,姑娘们就在供坛前接待亲朋好支。她们从1岁时得到的这些小偶人,以后每年33日都要陈列在客厅中,直到她出嫁时带走。玩偶人伴随日本女孩度过天真的童年、难忘的少年和青年时代。   

同“女孩节”相对应的是55日的日本“男孩节”。原来,5月被认为是害虫破坏农作物的时间,农民常常要扎一些稻草人,插在田埂地头,模样凶恶可怕,用来消除虫害。后来,到了江户时代,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男孩节”。   

每年55日是“男孩节”,凡是有儿子的家庭都要制作一些大鲤鱼旗,有几个男孩就挂几面鲤鱼旗。鲤鱼旗高悬在立于屋前的长竿上,迎风飘扬,意在祈求神灵保佑男孩们的健康成长。由于鲤鱼性喜逆水上溯跳跃游动,象征着勇猛顽强,这有利于激励男孩们在人生的征途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房间的壁龛内,人们为男孩们准备了一些盔甲、弓箭、装饰考究的军刀以及精致的小军旗之类的东西,这是期望孩子将来能习武强身。人们还把黄菖蒲插在花瓶中,浸在米酒中,漂浮在小男孩的浴盆里,是期望孩子今后一生免遭战争之苦的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把男孩节定为儿童节,仍是55日,日本大多数家庭,包括那些没有男孩只有女孩的家庭,也都在室外升起鲤鱼旗,甚至个别大公司,大企业和社会团体也挂上鲤鱼旗。现在,鲤鱼旗已经成为日本儿童节的标志。

相关资讯

文化百科论坛

拿起笔写下,你知道的民俗故事吧!也许你读了许多书,走访了许多地方,了解了许多民风民俗,也许你只 是对某个民俗故事一知半解,没关系,加入我们会让你更加了解各地的民俗,发现世界的奇妙!

你来评论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