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供销网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农资供销网

抢来的妻子

世界上有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抢亲风俗,而且这抢亲风俗也是很奇特的。   

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彝族、苗族、佤族、纳西族、傣族都有抢的风俗。云南弥勒西山区的彝族(阿细支)常常以抢亲作为缔婚姻的主要形式。每年春节,青年男女利用春节集体歌舞的机会结识相爱,两人私订终身。男方邀请亲友在晚上同女方约好地点,用假抢亲的方式领到男家。这样,根据古老习俗就可成为正式夫妻。   

佤族保留了古代抢婚的习俗,是在结婚前,男方找机会把姑娘抢到家里,一路上姑娘假作反抗,又哭又喊,乱抓那些帮着抢婚的小伙子。父母闻讯后也假装到处寻找,新娘到男家后,还佯作逃婚的样子。   

苗族抢婚却采用另一种特别的做法。男方将姑娘抢拉到男家后,在姑娘的住处前,先用一把纸伞将姑娘象征性地罩住,然后有个老妇将一只活公鸡,放到姑娘头上绕三圈,表示捉魂。这样,姑娘就成为男家成员,再也不能离开了。   

傣族青年男女相互爱恋,有时却遭到家庭的反对,于是他们就用一种抢婚或偷姑娘的办法来解决。相互爱慕的青年男女事先约定时间、地点和暗号,男家亲友手持武器,手拿铜钱潜伏在路旁,姑娘借洗菜、洗衣外出,进入埋伏圈,暗号一响,男方亲友立即把姑娘抢走。家人、邻居发现后,在后追赶,抢婚者立即将铜钱撒在地上,当追赶者忙于拾铜钱时乘机溜走。偷姑娘这种形式,就是男女情侣事先约定,当夜深人静时,男方悄悄来到女家屋下,发出暗号,姑娘潜出家门同小伙子双双飞奔而去。第二天,男方就携带礼品,到女家送礼赔情。父母在愠怒以后,也只能为他们择吉日成婚。   

国外也有抢亲的习俗。新西兰的毛利人有一种古老的习俗——抢婚,这是人们所推崇的结婚方式。毛利人如果提亲,就要同女方以及她们的亲属一一交涉,当女方提出的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就安排一场交武大会,通过“武力”把新娘抢走。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抢亲仪式是当地一种传统的习俗.用于喜庆场合,别具一格。群装扮奇特的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圈,他们赤膊纹身、腰缠布带,下身围一片麻布或插上几束树叶,脸涂各色颜料,头顶插着60多厘米长的雉鸡羽毛。年轻妇女胸前围块兽皮.男子手持长叉。抢亲仪式开始了。持叉带鼓的抢亲队伍先离开圈子。剩下的人是保护新娘的。当地人认为,新娘要有人抢才显得身价高,但又不能让人抢走。忽然,人声嘈杂,抢亲的人来了,只见他们击着手鼓,嘴里“呜哇、呜哇”地叫喊,身体一边跳一边旋转,手中挥动着长叉,发出有节奏的响声。等到他们靠近时,保护新娘的队伍马上把他们围起来,两队人厮缠在一起,跳着,旋转着;鼓声、叫声连成一片。抢亲的人终于不敌,放下了“武器”,大家转而向新娘祝愿。   

尼日利亚沙瓦那这个地方的游牧部族,淳朴刚健,因别具一格的婚姻习俗而著名。那里,青年男女结婚,由父兄包办。新娘要用重礼聘娶。如果姑娘不同意家里包办的婚姻,而另有情人,情人可以在姑娘准备出嫁时抢亲。只要男方能安全地把女方抢到自己家中,婚姻就算成立,任何人不得再加干涉。当地曾有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有个叫婀米娜的姑娘,父亲把他许配给一个青年人名叫贾玛。彩礼是500头牛。婀米娜对这婚姻很不满,她心爱的是亚拉——一位能驯服公牛的男子汉。有一天下午,亚拉偷偷躲在婀米娜家旁的树丛中,轻轻吹起了口哨。婀米娜激动极了,就离家出走。可是,她被哥哥发现,哥哥带领一群凶恶的牧狗追赶着亚拉,亚拉跨上树丛中的快马逃走了。婀米娜被哥哥锁进了茅草屋内。哥哥正忙着备马,准备把她送到贾玛家去。忽然间,她听到大声的呼喊,“着火了!”“救火!”就在这时候,门哗啦一声打开了,亚拉来了,他拉起婀米娜就跑。亚拉和婀米娜跨上骏马,向亚拉家奔去。婀米娜的哥哥在后面紧追着,越追越近,一支支箭射过来,亚拉突然从马上跌落下来。勇敢的婀米娜极力挣扎着,终于把亚拉拖进了茅屋。在茅屋里,亚拉困难地睁开眼睛,让婀米娜敷上解毒的药。这时,婀米娜的哥哥只好按照沙瓦那人留传下来的古老习惯,向这对新婚夫妇赠送了长矛、弓箭,祝愿新郎新娘终生幸福。   

抢妻风俗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些专家认为,在古代,部落之间进行着频繁的战争,酋长或首领等常常把战争中掠夺来的妇女作为自己的妻子。后来,一些善战的武士,不仅从战争中抢夺妇女,对一般传统的通婚氏族,也采取抢妻的手段,从而发展成为某些部落的一种婚姻形态。

相关资讯

文化百科论坛

拿起笔写下,你知道的民俗故事吧!也许你读了许多书,走访了许多地方,了解了许多民风民俗,也许你只 是对某个民俗故事一知半解,没关系,加入我们会让你更加了解各地的民俗,发现世界的奇妙!

你来评论吧!
称  呼:
内  容:

政府网工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现代农业博览会更多>>